第07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G20峰会倒计时100天
中外百余名记者聚焦杭州
巴西临时政府挨“当头棒”
奥地利选举为欧洲敲响警钟
坚决反对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
单方面仲裁应给谈判让路
域外国家不应破坏地区规则和秩序
国务院部署今年
“放管服”改革工作
最高检发布
“民告官”诉讼监督新规
世界卫生大会开幕
中国积极推动落实目标
美非裔青年格雷致死案
一涉案警察被判无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左”险胜“极右”
奥地利选举为欧洲敲响警钟
5月2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赢得总统选举后向支持者挥手。 新华社发

备受欧洲瞩目的奥地利总统选举5月23日尘埃落定。

中左立场的前绿党领导人范德贝伦以微弱优势险胜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奥地利自由党候选人霍费尔,成功阻止奥地利出现欧洲第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出身的总统。

尽管整个欧洲“松了口气”,但奥地利自由党已成为又一个具备与欧洲主流政治力量抗衡的“体制外”政党,这种现象本身就值得深思。十余个国家极右翼势力连成一片、“渐成气候”之时,欧洲该如何面对?

让欧洲“松了口气”?

奥地利内政部长索博特卡23日宣布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官方计票结果称,范德贝伦赢得约50.3%的选票,霍费尔的得票率为49.7%。对此结果,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说:“整个欧洲现在都松了口气。”

情况真有这么乐观吗?

范德贝伦在4月2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曾大幅落后霍费尔,第二轮中也只是借助邮寄选票才反败为胜。在460万有效选票中,两人之间差距仅为约31000票。

法新社报道称,许多选民给范德贝伦投票的理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范德贝伦也曾在竞选时呼吁那些不喜欢自己、但更不喜欢霍费尔的人给自己投票。

23日,范德贝伦以当选总统身份发表首次演讲时说,将把分裂的国家团结起来,努力赢得投票给霍费尔的220多万选民的信任。

法国总理瓦尔斯在推特上写道:“所有人都要从中学到一课。”

极右政党渐成气候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欧洲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极端民族主义有所抬头。而难民危机发酵和恐怖袭击频发,更成为极右翼势力扩充自己力量并获得民意支持的着力点。

“奥地利就是欧洲向右翼靠拢的一个明显证据。”他说。

据英国广播公司统计,近年来,12个欧洲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影响力急剧扩大,包括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斯洛伐克、瑞典和瑞士。

这些极右翼政党在各种选举中表现抢眼,甚至“威胁”到本国主流政治力量。反对欧洲一体化、拒绝接收移民、宣扬民族主义等是这些政党或多或少具有的共同点;而这些主张恰好迎合了对现状不满的民众要求变革的声音。

“简而言之,由于对现状感到失望,选民对现有中左、中右等主流政党产生厌烦情绪,这是极右翼政党在欧洲政坛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赵晨说。

“领导力缺失的年代”

虽然霍费尔在选举中落败,但其竞选经理赫贝特·基克勒对奥地利广播公司说,霍费尔接近50%的得票率显示出选民对他的巨大信任。

“有一件事很清楚:自由党内还有许多个霍费尔,我们已经对议会选举做好极其周全的准备。”基克勒说。

自由党主席海因茨-克里斯蒂安·施特拉赫也在脸书上写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欧洲多个极右翼政党对自由党表示祝贺,其中就包括在法国民意领先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其秘书长尼古拉斯·贝在推特上写道:“虽然(结果令人)失望,但我们的盟友自由党已取得历史性成绩。未来属于爱国者!”

奥地利这面镜子折射出整个欧洲的右翼势力得势的现状。赵晨说,欧洲“体制内”力量须采取更多的措施才能改变现状,特别是在经济复苏、移民管控等方面拿出更有决断力的措施。

“欧洲现在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这是一个领导力缺失的时代。”他说。

新华社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