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我们一起倾听孩子的心声
今年将给万名孩子送上反光背心
国资背景中小企业资管公司亮相洛阳
本土特惠网购生活平台
“淘嘟嘟”下周正式上线
B6路秦岭路北段
新启用15座站台
明年起,我省每年或多出生7万人
我省开始实施多项计生新规
省内外370家单位
来郑揽幼教人才
早安排早动员早准备
确保平稳安全度汛
市领导察看高考考点
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我们一起倾听孩子的心声
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郑州报业集团笑脸智慧社区举行“六一”专题活动

郑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国庆 文/图

“当孩子犯错误后,家长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沟通,说明孩子犯了什么错、有什么后果、以后遇到这些事情该怎么正确处理,而不应训斥,更不能打骂,这是最起码的教育常识。我希望爸爸妈妈今后能够改变。”先锋小学六年级的小刘同学的话,激起了在场众多孩子的共鸣。

日前,由全国“双有”活动组委会、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郑州报业集团笑脸智慧社区主办,河南少年先锋学校承办的2016年全国“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和乐家庭 智慧父母”六一儿童论坛,在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多功能大厅举行(如图)。孩子们通过论坛的形式,自主策划、自主参与、自主实施,18个孩子共分为6个小组,分享历史上贤父贤母的故事、身边美好的经历和我心中的好父母形象等。

角色互换让孩子多一分责任

担当“父母”角色的孩子们,天一亮就起床叫醒了他们的“小宝贝”。一天角色换位开始了:起床、吃饭、上学、做作业,以前都是父母督促来做的事情,这一天第一次由他们来担当。这样的角色互换让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我以前在家就经常做家务,因为我觉得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还要做家务太辛苦了,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爸妈分担,我心里挺高兴的。”这是孩子们的心声。

而家长在互换的活动中,则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理解了孩子的所想所为,他们也感到非常欣慰。不少家长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孩子不再是原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样子,他们已经有了很强的自理能力和自己对事情的想法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今后要跟孩子进行更多的沟通,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能只是以简单的方式或训斥来交流。

一位家长兴奋地告诉记者:“非常感谢主办方组织的这次亲子互动,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以前很少让孩子亲自做,因为怕他做不好,有时也根本听不进孩子的诉求。今后,我们会给孩子们空间,信任他们,多听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好。”

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书记任晓林表示,当今社会由于生活条件优越了,有“富养”的条件了,但是最智慧的“富养”应该是有耐心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能倾听孩子的声音,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家。良好的健康的家风才是孩子人格成长走向成功的坚实的基石。家庭建设须儿童到场、儿童参与、倾听天使的声音。

“我们组织这个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互换,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又懂事了、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而且发现孩子自己有这个能力学这个东西;孩子则从互换中知道了爸爸妈妈的不容易,知道了爸爸妈妈为他们付出了很多。”活动的策划者、先锋学校学生会干部小王动情地说。

倾听孩子心声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在学校生活了一天,回到家中,快乐需要有人分享,困惑需要请人解答,烦恼需要找人倾诉,愤怒需要向人宣泄,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孩子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只要父母认真地、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是重要的,从而增强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六年级的小李同学在现场向广大的家长传授自己家庭中的点点滴滴。

一位家长表示,许多做父母的,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爱,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因此,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父母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而倾听孩子的心声,正是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应该说,“面对孩子,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参加此次活动的家庭教育专家刘老师告诉记者,倾听孩子的心声,还会使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越来越深,敢于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父母清楚地了解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感觉,为父母的引领和教育做了向导。

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那些没有倾听孩子讲话习惯的家长们,从现在开始,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倾听孩子,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发现,儿童应学习如何提问、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自己的观点得到重视,可以培养儿童的各项技能,从而锻炼和发展他们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关乎表达个人意见和被倾听和重视,是一种价值观、权利、贯穿儿童生活的连续过程,也是通向未来的路径。

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的儿童原则参与指出“鼓励并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重视吸收儿童意见。”

论坛中,互换角色后的“家长”和“孩子”们,就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家长们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表示孩子学习压力大,学业繁重,但作为父母的他们迫于当今教育环境的压力不得不带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在认真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后,他们对自己的做法也进行了反思,表示今后要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快乐成长。孩子们也表示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快乐学习。

整个会场气氛充满激情与欢乐,孩子们各抒己见、引经据典,父母们认真倾听、互谈心得,真正地架起了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