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广角镜
文史杂谈
新书架
咏怀古迹
成语·郑州
散文
随笔
lh668
lh6512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散文

黄河绝唱

张向前

我就站在黄河岸边,踩着松软的泥土,呼吸着带有腥味的新鲜空气,望着西来的滚滚河水,心潮澎湃,目移神驰。

天空很空,渺无一物,视线无法落脚。我调整角度,把目光落下来,被整片整片的芦苇荡轻轻地接了过去。一根一根的芦苇排列着,一排一排的芦苇拥挤着,铺向天边,无意间成了一种声势和气场。我也是一根芦苇,只不过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的愚蠢和可悲也在于人有思想。当然,人也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其死命了。帕斯卡尔的话是充满哲理的。只是,让我自惭形秽地觉得,我有时还不如一根芦苇,傲视万物,漾漾荡荡地立于天地之间,没有痛苦和忧伤。

芦苇金黄,就像上帝用黄河水泼洒后晾干的油画。

一抹鲜绿色夹杂在漫天的芦苇荡中,那是柽柳。它形似松柏,淡烟疏枝,绿荫垂条,诗人白居易说它“彩翠色如松,鳞皴皮似松……柔芳甚杨柳”。外表看起来柔弱的柽柳,并不怎样引人注目,听了当地人的介绍,我才对它肃然起敬。耐盐碱、耐高温、耐严寒,柽柳的生命像左公柳一样顽强,像大漠胡杨一样坚韧,在海滨、滩头、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时常能看见它并不高大的身影。在这片瘠薄的黄河三角洲的荒滩上扎根立足,妙曼生姿,不正好可以说明问题吗。据说,这一抹鲜绿色是黄河水中挟带的柽柳种子,落在这里生根成长,由木至林,成为这块湿地独特的风景。它彰显着黄河的气质。

极目远望,芦苇的深处有一片深红,像一张巨大的红地毯,也像天上掉下的一片朝霞,铺垫在河滩上,是那样的随意,坦荡。一些丹顶鹤、白颧低飞徘徊,它们或许在嬉戏,或许在觅食。轻灵飞翔的身影,就像在天幕上作画。红色地毯的映衬,使它漂亮极了。当地人叫它“黄须菜”,可见它在饥荒时代曾经是一种饱腹的食粮。走近了一看,才发现是一种叫翅碱蓬的植物。在这片盐碱地上,它用粗壮的根系牢牢植根于土壤之中,顽强地生长,无声地传达着某种信念。它或许是黄河的精神。

到了这个时候,黄河已经平和了,平缓了,它有些眷念,无限深情地回头望去。目光如炬,它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前世今生。青藏高原迎风招展的风马旗,黄土高原上粗犷高亢的信天游,厚重中原的文化馨香,华东沿海的巍峨山川一一在眼前耳旁掠过。还有眼前的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金黄的芦苇、鲜绿的柽柳、深红的翅碱蓬都汇聚这片贫瘠的河滩上,俨然是一种仪式。它们构成了最明亮最坚韧的生命风景线,摇曳灿然。

凭栏远眺,黄河犹如一条黄色的巨龙,逶迤着归向大海。就在它奔腾入海的瞬间,原本湛蓝沉静的海平面,霎时卷起层层波涛,波峰浪谷间,黄蓝叠加、泾渭分明,这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自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壮美。黄河东归,海纳百川。浑黄的腾跃,碧蓝的簇拥,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也是黄河入海的雄壮气势。融汇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的华夏文明,即黄色文明,与代表海洋气质的蓝色文明的碰撞、交合,是不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河海的交汇看似静默无声,实则挟风藏雷,它们在私语,在密谈,在酝酿一种新生,只是无人知晓。

人们常说,黄河是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一则是因为黄河提供的水资源直接滋养了人们,二则是黄河水浇灌大地五谷丰登供养人们。其实,黄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生长土地”,它是中国唯一能“生长土地”的资源。这不是神话传说。在恣意奔腾的行旅中,黄河每年携沙造陆3万亩左右,一刻不停地演绎着现实版的“沧海变桑田”。脚下这方土地,成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抬眼望去,不远处就是良田,绿油油的麦苗迎风舞蹈。那或许就是多年前的沧海。眼前的这片芦苇沼泽地,一定时间后也会变成肥沃的土地,长满茂盛的稼禾和农民的希望。

行云带雨,半川烟草,天地间苍茫一片。脚下的黄河水低头竞行,无暇他顾。它唱着歌,一种绵长恒久的绝唱,前赴后继地奔向大海,继续演绎着沧海桑田的神话。

黄河不会死去,它只会慢慢消失,或如凤凰涅槃一般重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