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赏夜景吹凉风 绿博园里嗨起来
“网红主播”二七商圈卖美食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贺长征七号首飞圆满成功
新婚才三天他就奔文昌
长征七号火箭
飞船缩比返回舱回家
礼之成
恒大迎来20岁生日
本周前期酷热后期雨
市区三区域今起要停水
花园口村通上公交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礼之成

(上接一版)周朝,为永葆王室千秋地位,周文王明智地制定了“礼”——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礼记·礼运》记载了孔子的这样一段话:“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郑国随周朝东迁,灭虢国、郐国,为区别在陕西的旧郑国,取名新郑。时间推移到公元1996年,在配合新郑基建工程一次常规的考古发掘中,一套锈迹斑斑的“九鼎八簋”出土,震惊国人。身为诸侯,郑国公居然以“九鼎”自居,无视天下共主周天子,他以自己的“礼”,反衬出东周礼崩乐坏的无情现实。

从此之后,中华民族朝代兴衰更迭、个人的荣辱成败,似乎都与“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国兴,则礼成;国衰,则礼崩。

一代又一代的王朝更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礼”作为维系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铁条,始终绵亘不断。从周代王室以“礼乐”治天下,到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德”,再到汉代董仲舒添上“信”德,从此“仁、义、礼、智、信”被推崇为“五常”,即永恒的美德,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元素。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商都复归为郑国,再退至郑县,孤守黄河一隅,直至新时代的曙光再次将它唤醒。

仿佛是历史故意的安排,3600年后的郑州,再次以“商都”著称于世,只不过从商朝首都变成了商业都市。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公路,昼夜不息的航空港,让这里成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商业中心。车水马龙的高架桥,鳞次栉比的高楼,行色匆匆的旅人,“礼”的传承在哪里?

记者走进幸福路5号院。这是郑州常见的老式家属院,四层的砖楼,院里桐木成荫,石榴花红欲燃。“感动中国”人物高新海住在一楼,他住了几十年的陇海大院翻新改造,暂时搬到这里居住。高新海高位截瘫,孤身一人,但在他的家里,却感觉不到一丝孤寂。每天从清晨起,老朋友们穿梭在厨房、卧室和院里,做饭、清洁、聊天,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39年,14000多个日月,这样的场景天天上演。

这个大家庭中,有高新海的儿时玩伴,有同窗念书的同学,有远道赶来的战友,也有后来结识的邻居。他们将这种付出看得如此平常,以致当登上“感动中国”舞台上时,很多人一脸茫然。

同样的,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宽,则以十七载卖唱育孤的“礼遇”,为5名即将流离失所的孤儿,开启了新的人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基于数千年聚族而居的经验,中国人形成了对仁、义最朴素的理解。陇海大院则用最质朴的方式,将仁义之礼践行得淋漓尽致。

“儒家五常作为普适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郑州市文明办一位负责人说,如今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与儒家五常一脉相承。比如,《汉书》明确提出“国富民安”的观点,惟国家富强百姓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定。《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表述,顺应民心即是以民为贵的表现。而“文明”便是孔夫子所倡之“礼”,着眼于“有序”,致力于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

不管是五常德,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究底,都是“礼”。

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城市的角角落落,“礼”都有着无形却有实的诠释。

当“礼”成为一个名词,它是表达谢意的深深鞠躬,是参加喜宴时的拱手道贺,是端午节相互馈赠的粽子,是中秋的月饼,也是图书室里的安静祥和。

礼,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社会风土人情的写照。

在郑州,端午节也是民间传承下来的“女儿节”。这个风俗源于郑州的农时,郑州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端午节正好是麦收时节。在农耕时代,家家户户都忙着收麦,其中最辛苦的就是主妇们了,不仅要干农活,还要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带孩子。母亲疼爱自己的女儿,便趁着过节给女儿送些吃食作为礼物,时间久了,固定成一个节日。

在郑州,“礼”是邻里和谐的关系,也是日益提高的个人素养。

任庆河,人称“鸡蛋哥”,本是郑州租房卖鸡蛋的小店主,因临街商铺整顿,得另寻店址。店铺搬家后,他担心预购鸡蛋票的顾客找不到新店,便拉着鸡蛋在店铺旧址等,一等就是三个月。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守住了一份大诚信。

当“礼”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时,它是公交车上的让座、是等候时的排队,是得到一个微笑时的欢欣回复,更是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是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也是携手前行的鼓励与温暖。

从2013年起,细心的郑州市民发现,人民公园、月季公园、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汽车站候车室悄然出现了无人看守的“爱心书摊”,看书、借书、还书全凭自觉,但是书摊上的图书却只见增多。书摊发起人田东说,能办书摊,是因为有人愿意捐书,书摊热闹,是因为这座城市热爱阅读。

在郑州,“免费粥屋”也堪称城市一景。不论是在繁华商业街,还是人潮拥挤的城中村,都有为困难人群提供免费饮食的小店,到店里吃饭的,有贫困老人、环卫工人,也有流浪者。寒冷的冬天,天刚蒙蒙亮,粥屋便用热腾腾的饭菜,召唤来一片温暖的笑脸。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

2015年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郑州市继2011年12月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之后,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这座城市,一直把善心、善举视为财富,并致力于用道德力量引导文明风尚。这里,有“月评文明市民”“年评文明市民标兵”,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自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以来,郑州已经涌现出了黄久生、沈占东、李隆、任庆河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当黎明的晨曦掠过嵩山之巅,当呼啸而过的高速列车唤醒沉睡的黄河,当寻找黄帝遗迹的游人笑声响彻具茨山,郑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又开启了充满活力的一天。

在郑州火车站的铁轨两侧,年轻的绘画师顶着烈日,在白墙上描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招贴画;在开满鲜花的月季公园,志愿者相互问候早安,然后开始整理免费出借的图书;在人声日渐鼎沸的天明路商业街,店主打开门准备做生意,玻璃门上红色心形图案框出“环卫工爱心歇脚点”几个大字……

不管脚步如何匆匆,我们怎能忘了,做人要坚持仁义礼智信,祖祖辈辈的教导流淌在我们血液里;不管光阴如何变幻,我们怎能忘了,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