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从“董事长”到“薛书记”
党建也是生产力
礼之成
导 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贺长征七号首飞圆满成功
我省系列措施加快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
集中服务月活动启动
我市统一战线开展
凝聚力建设行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礼之成
自觉排队
“王宽家”感动中国
关爱环卫工
积极献血

郑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左丽慧 聂春洁

核心提示

这里是郑州,是河南,亦是中国。

这里是天地之中,文明之源。3000多年前,周公在这里测定天地之中,“中国”一词也源自这片土地的历史文献……

这里是交通要道,东西相贯,南北通达,公路、铁路、高铁、飞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这里是商城肇始、产业之城,古商城遗址横亘市区,新商战烽火点亮神州,现代产业五湖勃兴……

这里是生态之都、幸福之城,古之大象出没,现代地绿水清,文化文明滋润,百姓安居乐业……

这里,就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城市——郑州。作为一名郑州人,你是否认真阅读过郑州,是否认识郑州、了解郑州?认识、了解和关注,是热爱的开始。热爱之后,需要理解、参与和支持。

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及“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重磅推出《郑之中——讲述郑州》大型系列深度报道。报道分《地之中》《郑之名》《商之源》《枢之纽》《业之兴》《国之重》《绿之行》《民之利》《礼之成》《梦之圆》十期,为您讲述古老郑州的历史文化、文明传承、产业勃兴和沧桑巨变,讲述未来郑州的似锦前程和百姓梦想。

从这里,我们读懂先辈,读懂父母,读懂自己;

从这里,我们讲述郑州,读懂郑州;

从这里,我们读懂河南,读懂中国……

农历三月三,季春纪,《吕氏春秋》云:虹始见,萍始生。

自郑州南行40公里,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微凉的风吹过这座现代气息十足的古城,编钟奏响,清越的楚商古乐在城市上空久久回荡。金色的祈福树下,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俯身而拜,向华夏始祖黄帝致敬。

古奥、庄严的颂歌再次响彻轩辕之丘。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穿越千年的风烟,共同的祭祀礼仪,让我们与祖先的血脉再次相连。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人类文明之始,面对干旱、洪涝、闪电、雷鸣,懵懂的先民无所依凭,唯有心生敬畏。他们通过盛大的祭祀仪式,来祈求上天、祖宗保佑,从而成就了最神圣不可亵渎的“礼”。

“‘礼’从字面本身来看,是一个人托着一个盛满美玉的盘子,供奉给神灵祖宗。”郑州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礼”最早是一种行动,后来逐渐演化为祭祀专用的器物,后又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联系人心的精神纽带等精神层面的联系。

在郑州这片黄帝居住过的地方(《史记》:黄帝居轩辕之丘),正是源自对神、对祖先敬畏之心的祭祀,让“礼”得以发端、光大,滋养着这片水土、这方百姓,中华“礼仪之邦”从此起步。

《礼记》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生而为人,为何要执礼?对于这个问题,早在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就已做出回答。他说,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强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执礼,既是尊己的个人修养;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和谐。

(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