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郑州日报》创刊67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记者手记
井字+环形 立体路网畅绿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井字+环形 立体路网畅绿城
陇海高架架起东西城区畅通之路
穿行在高楼之间的农业路高架
地铁开启郑州地下交通时代
南三环立交给南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本报记者 黄永东

核心提示

据《郑州市交通志》统计,67年前的1949年,郑州的公路总里程为313公里。当时,大多数人出行依靠步行,交通是纯粹意义上的平面交通,人们尚不知高架为何物。

如今,郑州已步入立体交通时代。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2015年一年,我市就新扩建城市道路179.1公里。这其中,就包括陇海路高架、农业路高架等“大井字+环型”快速路网的部分路段。

高架系统、地铁网络、下穿隧道……立体交通方式在郑州的出现,标志着这个城市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加速迈进。

“大井字+环形”高架基本成型

过去,郑州人对穿越城市上空的高架充满梦想。人们到上海、到北京、到香港,看见雄伟的高架桥,由衷赞叹大都市交通的同时,顺便会说一句,啥时候咱郑州也这样?如今,“大井字+环形”高架的修建,使得这一幕马上就要变成现实。

中州大道、京广快速路——“两竖”;农业路快速通道、陇海路快速通道——“两横”,这是我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的“大井字”骨架。北三环、西三环、南三环和107辅道(东三环)围成一圈,这是我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的“环形”架构。

2016年1月,农业路高架南阳路以东段通车,郑州画出“大井字”高架的最后一横。今年年底,107辅道南三环至北三环段高架桥上部分计划通车,“环形”的东三环即将完成。“大井字+环形”快速路网年内基本成型,这将是新中国成立67年来郑州城建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井字+环形”高架建设给郑州中心城区的基础交通格局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如今,行驶在陇海高架上,东西向穿城顺利时仅需20分钟,这在没有高架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由于这些高架快速路还和高速公路相连接,今后郑州市民“15分钟上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的梦想也将成为现实。

建立中心城区高架快速路网体系也是打破旧有铁路对交通阻隔的有效举措。在过去,郑州京广、陇海两条交叉的铁路大动脉给郑州中心城区的交通造成了阻隔。“井字+环形”高架的建设基本破解了这一难题。

地铁穿行构筑地下畅通脉络

如果说高架的建设,是向空中要空间;那么,地铁的建设就是向地下要空间。在国际化知名大都市中,伦敦、纽约、巴黎的地铁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中,地铁也成为人们最常乘坐的交通工具。

自2013年12月28日地铁1号线列车第一次载客开始,郑州这座城市正式开启了地下交通时代。2016年以来,这条刚通车两年多的地铁线日均载客量已经突破20万人。

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的地铁线路还有2号线一期工程、南四环至郑州机场线路、1号线二期工程和5号线工程等。其中,2号线一期作为郑州市区南北向地下大动脉,将在今年十一前通车。南四环至郑州机场线路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载客。1号线二期工程预计在2017年春节前通车载客。人们预测,今年2号线通车后,地铁形成十字交叉线网,日均客运量将会呈现几何式增长,日均载客量很可能会从20万人升至80万人。

2016年3月,市规划局公示了《郑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5—2050)》。这个规划远景展望至2050年,全市共计划建设21条轨道交通线,总规模长约945公里。接下来的几年,我市地铁建设将进入新的高潮时期。

下穿隧道破除关键节点梗阻

在平面交通时代,城市交通最容易发生拥堵的地方就是十字交叉口处。人们只能在路口处等待,红灯停、绿灯行,交替穿插通过。也因此,红绿灯成为一个城市里最常见的交通标志。

随着城市变大,人口车辆增多,在一些主要道路路口,经常会出现连堵几个红灯都过不去的梗阻现象。在这些关键节点建造下穿隧道,用立体交通方式解决梗阻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郑州近几年就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下穿隧道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金水路上的两处下穿隧道就是一个例子。作为郑州核心城区的东西向主干道,金水路多年来一直是交通最繁忙的道路之一,拥堵成为常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节点就在两处十字交叉路口,其中,一个是未来路交叉口,一处是经三路—城东路交叉口。因为这两条南北向道路人流车流非常大,必须设置红绿灯,由此造成金水路上快速行进的车流到达这两个路口时须减速通过。2015年年底,未来路下穿金水路隧道、经三路—城东路下穿金水路隧道相继通车。消除了两个主要的十字路口红绿灯,金水路现在的拥堵状况比以前已经大有改观。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州大道上几处下穿隧道。中州大道前身原本是郑州老城边缘的107国道。在历史上,郑州城区的多数道路往东修到中州大道基本就完结了,很少再往东延伸。进入新世纪,郑东新区的建设使城区扩容,中州大道成为市中心的主干道。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住在老城、工作在东区,早晚高峰期东西向交通流特别大,使得农业路、金水路等主干道交通不堪重负。为此,我市在中州大道上实施了纬四路、红专路、沈庄北路—商鼎路等3条下穿隧道工程。这几个下穿隧道建成通车后,不仅老城区前往东区的交通便利了许多,也有效缓解了农业路、金水路上的既有交通压力。

目前,我市在建的隧道还有金水路和西站路之间下穿铁路的隧道、紫荆山路下穿陇海路隧道等。这些下穿隧道和高架、地铁一起构成了立体交通大格局,将助推郑州向国际商都的目标加速迈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