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产业新闻·郑州“刘老根大舞台”1/2016-07/02/04/2016070204_brief.jpg 上一版3
节目丰富 绝活精彩
中原文化产业再添生力军
郑州“刘老根大舞台”盛装启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绿色二人转”落户中原
中原文化产业再添生力军

“今天的演出改变了我过去对二人转‘低俗’的偏见,这样的演出的确很‘绿色’,很开心在郑州看到‘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昨晚,从郑州“刘老根大舞台”走出来的观众意犹未尽,3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观看过程中情不自禁的鼓掌和欢呼,让观者的手掌和喉咙略感疲惫。欢乐、绿色的理念,首场公益演出的火爆,接下来多天演出的门票或告罄,或出售过半,让郑州“刘老根大舞台”在一开始就显现出广受中原观众肯定和欢迎的良好局面。

郑州报业多元发展再发力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要特别感谢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报业集团从加快发展中原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度出发,与‘刘老根大舞台’达成战略合作,使白山黑水孕育的东北艺术落户中原,我们对郑州报业集团表示深深的敬意。”在昨晚举行的开业仪式上,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深有感触地对将“刘老根大舞台”引入郑州的郑州报业集团表达了郑重的谢意。

丰富河南文化产业

作为中国著名的“快乐提供商”,本山传媒的核心品牌是“刘老根大舞台”,主营产品是“绿色二人转”,目前共在全国开办了10家连锁剧场。多年来,“刘老根大舞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送快乐、正能量”,形成了“天天有演出,场场都火爆”的喜人景象,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又是新兴文化大省,河南和郑州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提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绿色二人转”、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刘老根大舞台”正式落户郑州,刘双平认为这是东北二人转近300年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本山传媒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东北和河南同属北方文化圈,我们相信‘刘老根大舞台’落户郑州后,一定会受到中原大地父老乡亲的欢迎和喜爱,为繁荣河南的文化市场、丰富郑州百姓的文化生活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来郑州的外地客商提供来自泥土、粘着地气芳香的‘二人转’。”

刘双平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原乡亲真是太热情了!我们今后将不断推出好作品,与时俱进,服务人民,力争为郑州、为河南省乃至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难忘七一“正能量”

郑州“刘老根大舞台”开业的日子恰逢党的95岁生日,这一天,主角不是广受关注喜爱的明星,也不是“刘老根大舞台”,而是前来观看演出的劳模、“感动中国”人物和基层党员代表。

“你们是共和国的功臣,谢谢你们!”看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劳模代表李改云、张买江,河南籍“感动中国”人物李灵、王宽及“陇海大院”井勇、高新海等人,赵本山深情地向他们表示感谢和慰问,“今天对演员也是一次洗礼和教育,我们赶上了伟大的好时代,但一个人要学会吃苦、学会善良,如果不知道苦在哪里,也就不会知道甜在哪里。”

为了向“精神偶像”致敬,赵本山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笑口常开”当场送给两位劳模,并接受劳模“到红旗渠去看看”的邀请,“我一定去!” “‘刘老根大舞台’能发展到今天,我们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感谢全国观众的厚爱,感谢这个时代。”刘双平也感慨地说,“今天是7月1日,我们党的生日,我们选择在这一天开业并举行首场公益演出,也是想和郑州人民一起来欢庆这个特别的日子!”

只为观众笑开颜

《乡村爱情》中“谢大脚”的扮演者于月仙与著名相声演员邓小林以及郑州电视台、郑州交通广播的优秀主持人联袂主持了此次首场公益演出。强大的实力明星阵容,令首批观众切身感受到“绿色二人转”的魅力。

刚走上舞台的邓小林就用本土河南话和观众打起了招呼。说起对郑州的感受,邓小林这样说:“在这里,美好的一天从胡辣汤开始,漫步在郑州的街头,到处都能闻到烩面的味道。”并打趣地说人和人之间的“烩面”让这里的人生活更有味道!现场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谈及对河南的感受,于月仙告诉记者,她以前曾多次来过郑州,特别是郑东新区,是她所见全国一流的新区,环境舒适,高楼大厦都很漂亮。河南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这也让她喜欢上了少林功夫,还在现场和老搭档邓小林竞相唱起了豫剧,让现场热力爆棚。

3个多小时的演出,口技、模仿秀、器乐演奏等诙谐又颇有功力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62岁的观众刘大爷告诉记者:“有绝活的民间艺人可真多,以后咱们郑州人也能不出远门就看到正宗的东北二人转了。”年轻观众的代表乔女士则连连表示没有想到二人转演出如此“接地气、正能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