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党旗引领舞东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旗引领舞东风
——东风路街道办事处以党建促发展工作纪实
庆祝建党95周年特别策划之一:讲述——致永不磨灭的党徽。
在区政府多功能厅,召开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全力克“四乱”。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徐皛晔 董丽霞 文/图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出的铿锵之声。

天线连着地线。在东风路街道办事处,这个“初心”就是牢牢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牢牢铭记执政为民的宗旨。让党旗高高飘扬,东风人一直在努力;让党徽熠熠生辉,东风人一直在前进。

“十三五”开局之年,东风路街道办事处乘风破浪向前进,营造好气势,走进新态势,迎来好形势。“大开放、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大民生、大党建”全面开花,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这一切皆源于街道党工委以党建构筑大格局,以党建开启总调度。

党建就是发光源,党建就是动力源,党旗引领舞东风。创新和探索,他们从未停息!

★打基础,让党建有势能。

以“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构建党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服务前倾,密植网格党小组,鼓励楼院党员亮身份;以红色教育家园为中心,辐射全域的社团组织孵化基地一直在“散热”;商户党员自发组织成立的爱心联盟始终在“发光”……

逐步搭建的党务便民中心—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田—党员示范岗形成了“塔形”架构,体现党建高势能,激发强动能。

★强党性,让党员有动能。

践行“两学一做”当先锋,流动党员树标杆。

东风路街道党建创新确立“三个一”的目标,即带出一支网格居民自治队伍,树立一个服务品牌,形成一个党群良性互动机制,带动党建管理水平提升。

“社区搭平台、党员扮角色,让每位党员有事可做、有才可施、有出彩的机会。”文化绿城社区党总支通过“双找”党员、“我为社区做贡献”的“两学一做”主题学习讨论会、号召党员骨干组建各类群众文化团队等系列活动,引导辖区党员争树标杆,各显风采。尤其是流动党员也主动参与其中,大展身手。如,流动党员王宇中充满激情的建议,抛砖引玉,“捡烟头”行动、交通劝导、文明养犬公约……一个个“金点子”纷纷迸发。

从请流动党员回家,到“五个同等”关怀机制,再到学党章、做合格党员,东风路街道倚仗党群议事制这一强有力“杠杆”,大大撬动了党员积极性,他们主动参与到居民自治、社区管理当中,党员个个有动能。

★增联动,让党组有效能。

党建区域联动,载体在“联”,关键在“动”。

东风路街道党工委的破题之“眼”在于共建单位双向服务,构建局域党建网络——区域单位之间打破围墙和壁垒,谋划1+N+X建构布局,让驻街道单位层层可结盟,处处可联系,事事可沟通;让在职党员密切参与到驻地党组织的各项事务中。

★党组织“契约”,联动产生新效能。

天明质量认证公司等单位主动与15个“311”类空巢老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

河南省中医院“爱在杏林”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辖区60岁以上居民开展义诊服务;

区域化党建催生了共驻共建机制,开出“服务契约单”,营造出“利益共存、资源共享、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工作格局。

“技能换客”主打就业牌、“益同行”打出健康牌、“睦邻坊”亮出邻里情……辖区50个成员单位竞相发力,共认领“爱心助学”“楼院管家”等209个“菜单式”社区服务项目。党建共建、一支部一特色这颗种子在区域融合的理念中,正花开东风。

精细管理 举措出新城市新

推进街道发展,东风路与全市一样,同唱精细化这首歌,但又以新举迭出而彰显好声音。

●项目更精细,基础再夯实。街道立足大项目建设,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台账动态化、管理责任化、项目跟踪化、联系常态化,抓牢抓细经济基础。

●群众广发动,声势更浩大。今年春天,街道在区政府多功能厅召开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辖区公共单位、商户代表、街长、楼栋长等五百余人参加会议,形成大家联动,治理有合力,全力克“四乱”。

●队伍再扩军,奖惩更分明。街道面向社会招聘市容监督员150余人,早7点晚12点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构建了与执法中队、交警、食药局等部门全力配合的联动机制,定期对重点区域和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整治。

●让制度更严,让蓝天更蓝。安装监控系统,防尘网全面覆盖,安排专人24小时盯守,按照“六个百分百”标准对16处工地严防死守;分任务,定责任,不放过一辆黄标车;油烟净化装置覆盖辖区406家饭店,定期排查使用情况,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

举措出新效果显,交出傲然成绩单——

六月份精细化管理连续三次进入全市前十;

新增公共地面泊车位2360个、平面临时泊车位1715个;天明路大修、地铁3号线等重大市政工程征迁有序推进;

“三大主体”有序推进,17天完成小铺村协议签订,20天完成大铺、姜砦两个村的协议签订,辖区城中村全部改造完毕,顺利实现全域城镇化;

2013年至今,街道经济收入从27719万元增长到35289万元,增加重点项目19个,硅谷广场、瀚海广场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在建或即将投入使用,辖区“新三板”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为民服务,知民所求夯基础。

年初,街道党工委通过网格入户、走访慰问、调查问卷党员代表会议等N多种途径,开展“三知三清”活动——知基本情况,清楚辖区内人才资源,寻找潜在力量;知住户情况,摸清需求,找准工作着力点;知困难户、特殊户情况,清楚需要帮什么忙。

随后,街道对征集到的210条群众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类,科学研判,切实找准工作重点,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贫困党员等弱势群体进行重点标注,对群众反映和诉求的困难限时办理。

♥为民服务,创新载体求突破。

2016年3月18日,东风路街道党工委正式开启区域化党建之旅。大工委、大党委、东风群众艺术团大联合,三方联动建设,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

努力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打造网格党小组工作室,以各社区楼院党小组为阵地,让楼院“闲话”中心成为党情社情上传下达的“民意”中心。

发挥楼栋长“治安员、信息员、联络员”作用,每月定时召开楼栋长会议,在收集各类信息、意见的同时,对楼栋长进行培训教育,并监督考评他们的工作。

群众艺术团,乐大家,大家乐。率先成立全区第一个街道层面“东风群众艺术团”,建立7类14支队伍260余名群众参加的活动队伍。“小组长、小团队、小活动、小舞台” 定期汇演,轮流当导演,共同创新、一起欢唱,让大家彼此不再陌生,形成了“一人有事有难,大家热情相助”的邻里和睦氛围。

锦华苑社区的张兰菊和吴泉英,有着党员、楼栋长和艺术团成员的三重身份,活跃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网格入户、政策宣传、文艺演出……还义务为楼院打扫卫生。

大工委、大党委、群众艺术团、楼栋长、党小组、街长、居民自治委员会等,一个个为民服务的新载体,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生机勃发,如东风劲吹,似春雨润物,谱写出精准服务的和谐曲。

♥为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出彩。

通过入户走访这个“情感雷达站”,定期掌握群众诉求、测量民情冷暖,打造“党群服务站”“网格党小组”“志愿者服务队”“特约错时服务”“全程代办”“街道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各类便民服务直通车,为民情增温,形成辖区党组织、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物业等联手共筑“民情链”——

安全生产同参与。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物业齐参与,逐户签订《居民消防安全生产责任书》,逐院安装集中充电车棚,辖区144个楼院495处集中充电车棚,可同时为13500辆电动车充电。

爱心传递不断档。关爱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家政系列服务,代购、代缴、居家养老等特色服务;轻院社区的“香香姐服务社”为特殊人群提供房屋家庭慰老、送菜上门等便民服务;“东风爱心商户联盟”的34家爱心商户为弱势群体提供义务理发、义诊、免费早餐等服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