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郝波——消失的湖泊
韩国的繁体汉字
那山那人那狗 william 摄影
《食光深处的温暖》
踩着季节跳舞
善讲故事的列子
如意
大唐情思(国画) 朱全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善讲故事的列子

宋子牛

我们知道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疑人偷斧、朝三暮四等。但并不完全知道,原来这些生动的故事都出自两千五百年前一位睿智、贤达的老人之手。

这位老人就是列子。

列子(公元前450—前375年)名列御寇,是春秋末郑国圃(今郑州圃田村)人,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善讲故事,在生动的讲述中蕴以深刻哲理,教人处世之道。他讲的故事明白如话,妇孺皆知,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思想活跃、高标独树的“故事大王”。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他一生都很低调,不事张扬,将自己融入闾里,甘于寂寞,四处采风,潜心学道,只管撰写有“醒世”作用的故事。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百多篇十多万字的巨著《列子》,这是部好看耐看,内容多为寓言、神话、掌故类的故事集。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他不像诸子那样,大讲“修齐治平”的高深道理,而以机智、幽默的口吻,娓娓道来的故事,和人们作“浅入浅出”的布“道”交流,因而也更值得尊敬和爱戴。

先看几则他讲的故事。

《列子》中有“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孔子周游中见俩小孩争辩太阳离人的远近。一个说早上近,“有车盖那样大,中午却只有盘子大,这就是远小近大”。一个说中午近,“热腾腾,而早上凉丝丝,这就是近热远凉”。请孔子判断,他说也分辨不出。小孩笑他,“还都说你知识渊博呢”。何其鲜活生动!小孩的真率可爱、善于观察、持论有据,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跃然纸上。这故事现已编入小学六年级语文。

“齐人攫金”讲的是齐国有个人,一大早穿戴整齐来到市场金店,抓块金子就跑。官吏捉住他责问:“这么多人都在,为啥还敢偷金子?”他回答:“我拿金子时,没有看见人啊,只看见金子。”这故事至今仍有警示意义,那些利令智昏、财迷心窍的贪腐分子,铤而走险时正是这种心态,何尝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下场。

“妻不识夫”虽离奇可笑,却寓有深意。扁鹊为鲁人公扈、赵人齐婴治好了外部侵入的病,但胎里的病他说要互换心脏才行。两人同意手术,换心后各自回了对方家。两家妻子不认,争吵不已。最后扁鹊说明了缘由,两家争辩才罢休。这荒诞的“换心”故事,说明没什么“绝对”的东西,人也能易心移性,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也可商榷。

“愚公移山”子孙无穷匮挖山不止终能挖完;“夸父追日”死在了追求光明的路上;“精卫填海”并非徒劳无功。故事意在赞扬人的志气、毅力或曰民族精神。

列子就这样广征博采,兴趣盎然,一则又一则地讲着,从春夏到秋冬,从青春到白头。直讲到人老去、故事集、学说成,一部《列子》问世,其智慧之光烛照世人,嘉惠后学。

《列子》中的故事很有特点。故事完整,人物、情节、地点俱全,构思奇特新颖,形象鲜明,极富想象力,而且文笔生动,浅显易懂,耐人寻味。他只讲故事不加评点,人们照样豁然明白。因为“道”不需要点破,“说出来就不是道”了。也许,这正是列子所追求的境界。他虽是道学大家,却有一颗不避世的心。他的故事发端于草野,流布于民间,绝不凌空蹈虚,很接地气。这与玄学正好相反,是亲民的哲学,故而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这是列子故事的魅力,也是列子学说的生命力。

重要的是,列子的思想和智慧,已化作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贡献。他那些精彩凝练、生动传神、寓意深刻的故事,在代代流传中形成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成语,且至今被人们使用着,大大丰富了我国成语宝库。如移山填海、列子学射、翻天覆地、雷霆万钧、疑邻偷斧、杨布打狗、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管鲍之交、伯牙绝琴、呆若木鸡、高山流水、杞人忧天、响遏行云、八荒之外、方寸之地、感天动地、高山流水、余音绕梁、观往知来、管鲍之交、迫在眉睫、人面兽心、千钧一发……可谓荦荦大端,令人称奇。

故事人人会讲,但像列子这样绝不剑拔弩张,讲得平静又深刻,通过表象洞察人心;讲得不疾不徐却心驰八方、如痴如醉,几乎终其一生;讲的故事成为其思想学说的全部,义理自然融入其中,千百载后仍熠熠闪光让人听而不厌的,古今中外能有几人?舍列子又有其谁?

说列子是个随和可亲的凡人,不染不濡的智者,孤独坚毅的隐士,寂寞深沉的哲人,这些评价都对。但在我眼里,他就是位最会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有醍醐灌顶般的功能,全是“正能量”,人们自会从中颖悟益智。故《列子》被称作东方的《伊索寓言》。

还是找本《列子》,听他老人家讲故事吧,那更能启人哲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