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初中班主任祖老师
《中国文明的本质》
疙瘩汤
麦子黄了
他不是钻石
lh6566
lh668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疙瘩汤

赵 丽

河南多数人吃面,外出一段,想面想得流口水。嘴里寡淡得很,用刀片也刮不出油的感觉。南方的饮食多吃米,菜清淡,甜辣。碗小,扒拉不了几口,总吃不饱似的。北方的口味多样化,面有汤有水,很滋润,菜味浓得像北方的山一样大气、厚重。

在南方出差一段时间,回家第一件事,吃面!

母亲会做好几种面。手擀面、烩面、兰州拉面她都在行。甚或新疆的揪片,她偶尔吃一顿,也学会了做。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做的疙瘩汤。

据传疙瘩汤是晒在外面的小麦面因一场雨冲成面糊,扔了可惜,女主人想了个法子做面,此后,疙瘩汤便流传下来。疙瘩汤流传很广,在豫东平原项城、沈丘、淮阳一带,几乎家家都会做。其他区域也有疙瘩汤,但和面不同,有的是搅拌,有的是和好面搓成面疙瘩,这样味觉便相差很多。

疙瘩汤分为荤、素两种。有喜吃荤疙瘩的,准备猪肉、羊肉,或炒或炖或剁成肉末。必备的有鸡蛋、番茄、荆芥、小茴香、 苋菜、藿香等。荆芥、小茴香最是出味,是疙瘩汤不可或缺的食材,少了它们,便少一种味道。

下疙瘩也叫搧疙瘩、捏疙瘩。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和面。面别太硬,不像山西刀削面,越硬越好。面要和得比蒸馍面稍稀一些,用淡盐水和面,和好后在面盆里洒些盐水,搭上细纱布,让面在浸润中自然柔韧。

过个把小时,揉一揉,掂一掂,盘一盘。面盘得次数越多,越滑溜。经盐水调和,又经来回揉搓,面的糅合度已经到家。下锅之前,用手掂掂,能扯好长,说明面已醒到劲。

面醒好,可以炒菜了。开大火,把切好的葱、姜丝、蒜瓣扔锅里爆炒,把番茄翻炒,拧小火,点少许水,等番茄炒浓,出汁,添水,把水烧滚。

水滚下锅时,扯一块面贴着锅边,扑搧着往锅里下,像在河边摆涮衣服一样。喜欢吃大疙瘩的,可以扯大块面,喜吃小疙瘩的,把面团拉长一些,扯得薄一些,薄薄的面在水锅里扑腾,看起来透明似亮的,用筷子撑开,这样下着,撑着,搅着,用勺子炝着锅底,以免糊锅。等疙瘩熟了,把打散的鸡蛋用勺子挡着,细细地绕圈淋。再把切好的荆芥小茴香藿香往锅里一撒,点点香油,红的番茄,黄的蛋花,绿的菜苗,美味疙瘩汤就出锅了。盛一碗,吃起来软滑又筋道,喝一口汤,味道极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