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叙难民持刀砍人 致一死两伤
南部餐馆遇爆炸 音乐节叫停
美国佛罗里达州再发枪案
陈大光当选越南国家主席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考队
穿越北极圈进入北冰洋
双方要有效管控分歧
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美国无权在国际法问题上对别国说教
南海仲裁案是一场政治闹剧
土执政和反对党联手
大集会反对政变图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驻英大使在英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南海仲裁案是一场政治闹剧
关注南海•捍卫主权

新华社伦敦7月24日电(记者 张建华)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24日的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南海仲裁案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这场仲裁,是在捍卫国际法的权威和尊严。

《星期日电讯报》纸质版和网络版24日同时刊登了刘晓明题为《南海仲裁案是一场政治闹剧》的署名文章。

刘晓明在文章中说,一场合法的仲裁至少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在仲裁事项上确有管辖权;二是仲裁员本身要公正权威;三是整个仲裁程序要合乎常理;四是对实体问题的裁决要达到化解矛盾的效果,但南海仲裁并不满足上述条件。

文章说,在管辖权方面,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的有关事项,其本质和真正目的都指向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领土主权问题根本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调整的范围,海洋划界问题也早已被中国根据《公约》规定而作的声明所排除,“仲裁庭实际上是在自己无权管辖的领域扩权、滥权”。

在仲裁庭构成方面,文章指出,仲裁庭并非国际法院,只是一个临时组建的机构;5名仲裁员中没有一位来自亚洲,不了解东亚文化和历史;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个别仲裁员还在仲裁过程中出尔反尔,“这样一个仲裁庭有多少公正性、代表性和权威性,不能不让人怀疑”。

在仲裁程序上,文章说,在《公约》设计的争端解决机制中,缔约国通过双边渠道解决争议应予以优先适用,但仲裁庭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中菲早已选择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情况下,仍优先选择强制仲裁,强行审理,这种做法不合常理,违反《公约》的一般实践。

在裁决效果上,“《公约》诞生的初衷是公正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仲裁庭的做法却与此背道而驰。”文章说。

文章还指出,为了最大程度迎合菲律宾的主张,仲裁庭竟把太平岛硬称为“岩礁”,遭到海峡两岸中国同胞一致谴责;为了给菲律宾违反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承诺开脱,不惜贬低中国与东盟十国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了否定中国的合法权利,竟能把中国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受《联合国宪章》保护的主权权益一笔勾销。

“这种毫无顾忌的偏袒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不是在化解矛盾,而是在激化矛盾。难怪英国外交部前法律顾问霍默斯雷先生会在研究报告中提出担忧:仲裁庭的有关做法将撼动国际关系的整体稳定。”刘晓明在文章中说。

文章认为,在这场闹剧中,法律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如果这样的闹剧能代表国际法,如果国际上的争议都靠这种模式“解决”,那么法律的严肃性将荡然无存,世界将永无安宁之日。“因此,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这场仲裁,不但不是不遵守国际法,而是在捍卫国际法的权威和尊严”。

刘晓明在文章中表示,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只有让当事国自己坐下来进行平等友好的协商,才能最终解决争议。中国一贯主张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划界争议。我们欢迎菲律宾新政府最近表示愿同中国就南海问题恢复协商对话。

“我们期待菲律宾新政府将这一积极表态变为实际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尽早回到谈判解决问题的轨道,妥善管控分歧,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文章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