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民生导向 让幸福领航
开展义务劳动 清洁老旧小区
我市首部乡镇(街道)图志 中原区街道图志出版发行
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进展情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秦岭路街道办事处
坚持民生导向 让幸福领航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刘雅赛 张黎

聚焦

开栏的话:

中原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该区将围绕“践行‘五大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以城市国际化为统领,大力实施‘一核突破’,‘两区发力’,‘三轴带动’,全面实现全域城市化,力争2018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区域内或部分领域实现基本现代化,争做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创新区、示范区、先行区”的工作总要求。

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开启新征程,结合已经过去的半年工作,自本期起“聚焦中原区”栏目推出《践行“五大理念” 推进“四个全面”——重点工作回头看》系列报道,展示亮点,以点带面,力促全年工作落实。

中原区秦岭路街道围绕中原区委提出的“一化四区”“四个中原”战略定位,突出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对提升城区内在品质和自身生活质量的新期待,坚持把发展街道经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加快幸福和谐秦岭家园建设,着力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突出民生导向 筑牢幸福基石

秦岭路街道突出民生导向,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多举措切实筑牢民生工作基石。抓学习,夯实保障基础。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分包街区、村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骨干力量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街道“两学一做”活动扎实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为确保各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将领导干部作为各街区、村党组织的第一书记,明确“第一书记” 职责,要求“第一书记”做到全程参与,确保各单位活动不跑偏、不走样。街道向辖区党员发放了《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书籍,印发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本;针对年龄大、行动不便的党员,以街区为单位采取上门送学。还多渠道,广泛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多策引路,建强服务阵地。近年来,中原区秦岭路街道深入推进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推进街区建设服务民生工作,多举措强化街区建设。针对新建街区,做好一个“配”字,采用配建共享方式,通过积极沟通,争取单位支持,不断扩大综合用房面积;对大型单位成片居住区,做足一个“合”字,采用联建共享模式,改善办公条件;对党建阵地陈旧、面积缺口较大、硬件设施落后的街区,抓好一个“改”字,统筹扩建改建方式,争取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硬实力。2015年,街道新增街区服务用房面积3300平方米,2016年,街道新增街区服务用房2000余平方米,街道1000平方米以上的街区达到了88%。

突出特色,让服务品牌“靓”起来。该街道坚持“一街区、一特色”,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在街区服务中心设置集一站式服务大厅等功能室为一体的“服务集群”,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积极引入专业社会服务机构进驻街区,在街区服务中心设立了“晚晴山庄”养老集团、“老兵快跑”家政公司等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延伸街区服务触角。各社区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居民满意度,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新格局。该街道秦江社区党委以及秦江社区阳光“6+1”生活服务平台、锦艺东社区晚晴山庄日间照料站被市委组织部分别命名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以及基层公益型社会组织示范点。

搭台引线,让辖区党员“站”出来。积极推进微信平台、“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平台和智慧党建平台等教育平台推进工作,进一步切实拓宽了党员教育渠道。广泛开展“党旗红、夕阳美”“拆迁不离党”等活动,动员在职党员到街区报到参加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街区内各种社会性和公益性活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突出民生为本 改善人居环境

秦岭路街道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改善环境的重中之重,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人防技防并举。自全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来,秦岭路街道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同时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每个工地明确一名科级干部分包。所在村、社区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对本辖区在建工地扬尘治理全面负责。同时与施工单位签订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整治标准,压实施工单位扬尘治理主体责任。

抓住重点,克难攻坚。针对省环保督察组督办的“新力电力厂区内道路扬尘突出和运煤铁路两侧原煤抛洒严重”问题。该街道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领导、社区和企业负责人参与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并联合企业聘请专家研究治理方案。为改变原煤抛撒脏乱现象,办事处出资购买500多立方米石子进行覆盖。还采取技防措施,在专用线沿线安装自动喷淋设施,定期喷洒水作业起到降尘防尘作用。运煤铁路两侧经过彻底治理,扬尘现象得到很大改善。

综合治理,人技相结合。后牛庄棚户区改造项目工地一直是秦岭路街道办事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标杆。针对扬尘治理动态变化性强的特点,该街道高标准按照“六个100%”要求,实行日巡查制度等措施,加强大气扬尘治理。仅该项目工地防尘治理已投入255万元,由于措施得当,落实彻底,效果明显,该项目扬尘治理工作也成为全市观摩的亮点。立体防治,严控扬尘。为保证扬尘治理成效,街道不惜投入重金,采用人防技防手段,引进新技术、高科技控制扬尘。后牛庄工地率先在郑州市采用塔吊喷淋装置,棉纺路暖气管道实行了全天候湿法作业,桐柏路辅道围挡密闭严格,六厂棚户区工地冲洗设备完好,建筑材料堆放整齐。所有工地均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最高标准进行施工。

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自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秦岭路街道迅速行动,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开展集中整治,有效提升了辖区市容市貌。5~6月份全市精细化排名中,街道连续两次进入前十名。抓力量整合,形成快速有效工作机制,针对王府井周边商业圈、一厂中街以及812疏导点等治理难点,会同交警、城管、工商人员以及王府井、锦艺物业等人员组成专职工作队,采取三个“必组织”的措施,形成了快速有效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

突出民生需求 落实惠民政策

秦岭路街道把民生需求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切实维护民利,解决民生,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为百姓解愁。

坚持一楼院一车棚街区充电桩全覆盖。百姓安全无小事,今年以来,街道按照“一楼院一车棚”要求,结合相关街区和楼院不同情况,采用新建及改建模式,累计投入40余万元,共建设街区充电桩12处,达到了所有楼院全覆盖的目标,基本上解决了居民私拉乱扯电线违规充电问题,保障了辖区居民电动车充电安全。便利居民停车,停车场建设超额完成。为缓解机动车停车难问题,秦岭路街道对辖区规划停车场位置以及可利用空地进行了认真详细的摸底排查,并切实加大督促协调力度,竭尽所能加强停车场建设工作,上半年实际完成新增停车位1653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目前锦艺城三期公共停车场、棉纺北路的地上停车场、位于建设路与秦岭路口的荣成大厦地上停车场都已投入使用,为居民停车提供更多便利。保障按时回迁,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辖区安置房建设工作主要涉及后牛庄、南陈伍寨及六厂前街等两个村一个街区,总安置面积约24万平方米。该街道强化跟踪服务,加快手续办理,紧盯建设进度。上半年,六厂前街、南陈伍寨已经实现了群众回迁,达到了预期目标,后牛庄安置房建设也进展顺利。

构筑平安环境,营造和谐社会。近年来,秦岭路街道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成立了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街道综治中心,构建了融治保、巡逻、普法、帮教、矛排“五位一体”的街道综治网络。组织协调相关执法部门,积极整顿秩序,依法严厉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和侵害居民群众利益的犯罪活动,及时处理街区发生的各种治安问题,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同时,秦岭路街道还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扶贫济困,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及时为低保户、残疾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就业、医疗、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辖区低保对象、残疾人、特困家庭的救助保障得到了准确有效落实。为街道居民创造出了一个整洁美观、和谐安全、幸福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践行“五大理念” 推进“四个全面”

——重点工作回头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