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综合
边抢险加固,边搜救张帆 一米一米清淤泥,绝不放弃
来当兵吧,郑州好儿男!
郑报融媒客户端 《身边》升级版上线
困难职工农民工普查建档 今后按“档”帮扶助困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摘下展馆“金五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边抢险加固,边搜救张帆 一米一米清淤泥,绝不放弃
中原路暴雨及自来水管爆裂致塌方原因和最新抢险救援措施公布

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 孙志刚)8月3日20时,记者从郑州市中原路塌方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市政府第三次组织省内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中原路两处路面塌陷原因进行分析。

据中原路塌方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中原路文化宫路塌陷处位于防空洞通风口,由于受到暴雨及断裂自来水巨大的冲击,失踪的张帆有可能被吸入防空洞内。目前,塌方现场已经多次进行清理,搜救犬也在8月2日傍晚分三次进行搜救,除电动车和衣物等未发现失踪人员信息。

与会专家经现场勘察、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形成了统一意见。同时,市政府还组织省会建筑、规划、地质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原路地面塌方的安全搜救和防止次生灾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证,形成了论证意见。下一步,抢险指挥部将按专家组建议,边抢险加固,边搜救张帆。由于防空洞缺氧,加上有水和一米左右高的淤泥,有些地段淤泥更深,需先抽干防空洞中的积水,然后再动用武警消防官兵带防护设备一米米挖,全力搜救,绝不放弃。

现场情况

中原路与桐柏路交叉口路面塌陷情况

塌陷位于中原路与桐柏路交叉口施工围挡区边缘,该处供水管道管材系1976年铺设的老式灰口铸铁管。经现场察看,并与防空洞分布图对照,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防空洞穿过塌陷区域。2016年8月1日16时50分至18时10分,郑州市发生强降雨,据郑州市气象台防汛汛情通报,附近的中原区政府观测点1小时20分降雨量达66.4毫米。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调度室于当日18时监测到运行的供水管网压力突降,中原路桐柏路交叉口路面出现塌陷,抢险技术人员现场发现供水管道、四通及阀门均发生沉降、断裂,管道四周局部塌方约40平方米。

据现场观测,大量水土被冲入地下,据人防部门介绍该段防空洞内存在90厘米左右深的淤泥。

中原路与文化宫路交叉口东路面塌陷情况

塌陷位于中原路与文化宫路交叉口向东60米北侧非机动车道及花坛,供水管道为1976年铺设,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

经现场察看,并与防空洞分布图对照,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防空洞穿过塌陷区域。

现场塌陷区约400平方米,局部深度7米至8米,DN800钢筋混凝土管掉落到坑内,防空洞砖砌竖井的断裂面暴露在塌陷坑的侧壁。

塌方原因

中原路与桐柏路交叉口路面塌陷原因

今年入汛以来,多次强降雨造成现场附近发生沉降,引起DN800主干管管道和阀门基础下水土流失。

8月1日下午强降雨造成DN800×400四通及阀门井突然沉降,诱发管道断裂,中原路与桐柏路交叉口处路面塌陷约40平方米,大量水土进入该处管道下方穿过的防空洞。

中原路与文化宫路交叉口东路面塌陷原因

由于中原路与桐柏路交叉口路面塌陷,引起大量水土涌入防空洞。

据人防部门提供防空洞分布图,中原路与桐柏路交叉口塌陷处下方防空洞和中原路与文化宫路交叉口塌陷处下方防空洞是连通的,因水土浸泡,造成该处防空洞局部塌陷,致使该处路面、花坛及供水管道塌陷,路面塌陷后的水土涌入防空洞。

救援措施

8月3日上午,市政府组织的建筑、规划、地质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原路地面塌方的安全搜救和防止次生灾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证。

专家在现场勘查后,听取了人防、消防、公安、自来水公司等各方面情况介绍,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最终形成意见如下:

1.针对塌方坑槽周边的两栋危楼,立即采用反压措施,确保安全。

2.在保证楼体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采取加固措施。

3.在施工中需采取拉起警戒线等强制管理措施,避免周边无关人员进入。

4.在搜救过程中,针对塌方处做好防雨措施。

5.两栋危楼及周边建筑物的位移监测。

6.在做好安全防护基础上,加大在塌方下游防空洞中的人员搜救力度。

同时,专家组建议:

1.在道路市政管线的维护修复之前,必须对道路下的防空洞走向进行排查,对其进行处置,防止继发事故发生。

2.当前正值大汛期间,建议市政府应尽快组织力量对本次事故原因相似的老旧市政管线与防空洞交叉的其他路段进行排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3.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建设综合管廊的有关精神,抓紧城市干道下的综合管廊建设,把市政管线全部纳入管廊中运行,保证城市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