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做强产业之基 推动郑州经济社会健康1/2016-08/08/02/201608080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力郑州挺进国家中心城市
力保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先进制造业为支撑 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助力郑州挺进国家中心城市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机
农业产业化升级丰富群众菜篮子
标准化服务在窗口行业得到推广

8月5日,我市召开产业发展暨半年经济运行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为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推进国际商都进程夯实产业基础。

会上同时出台系列文件:《郑州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再造发展新优势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2016年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通知》《2016年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个个含金量十足,不仅描绘了郑州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蓝图愿景,更明确了具体的发展路径乃至方法选择。正值“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郑州,将再掀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浪潮,开启产业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产业是立城之本、发展之基。

在8月5日召开的产业发展暨半年经济运行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再造发展新优势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将围绕“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农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郑州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奠定产业基础。

关键词:目标

总量、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到2018年,达到9600亿元,力争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比“十二五”末提高约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4%以上,都市生态农业占一产比重达到80%左右,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达20%以上。

集聚集群效应凸显。到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2家,超500亿元企业5家,超300亿元企业10家,超100亿元企业15家;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5000亿元,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超4000亿元,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超2800亿元;产业集聚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达到75%左右。

新兴行业加速发展。到2018年,现代金融、物联网、大数据、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占GDP比重达40%;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互联网经济强市。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0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以上,创新创业载体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

关键词:路径

做强先进制造业

瞄准打造全球知名、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以“龙头+配套+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推动制造业实现“三个转型”:即由产品加工向产业基地转型、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由规模集聚向行业高端转型,努力建设中国制造强市。

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延链补链。主动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条,重点抓好智能手机延链补链、智能终端领域拓展、互联网产业发展培育“三项工程”,努力将郑州市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世界级智能终端制造名城。力争2018年全市智能手机年产量突破3亿部,约占全球的1/6。

抢占国内外汽车研发生产制高点。顺应汽车市场发展趋势,以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客车品牌化、乘用车多元化为主攻方向,强力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力争2018年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达到1∶8以上,郑东新区、经开区等先行区实现全覆盖;全市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10万辆;全市客车产量突破10万辆,约占全球客车产量的30%,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全市乘用车产量达到70万辆,产值突破1000亿元。

提升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等领域为重点,努力将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201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值达到800亿元。

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以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培育非晶、碳纤维等前沿新材料产业。

培育壮大生物及医药产业。充分发挥航空港区的航空运输、现代物流优势,瞄准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标,支持安图生物、辅仁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体外诊断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大力培育生物疫苗、新型制剂等药品,全面提升临床医疗、生理监测等医疗设备的研发制造水平,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及医药产业创新基地。力争2018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现代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以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为引领,积极推动现代食品产业链向冷链物流、观光旅游等领域延伸,依托三全、思念、双汇、康师傅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低温肉制品、功能休闲食品等新兴行业,大力开发方便、营养、健康食品。谋划建立国家级清真食品检测中心和认证机构,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食品制造基地、世界级冷链食品生产制造名城。力争到2018年全市现代食品制造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

加快现代家居和品牌服装高端发展。大力发展家具、家饰、家纺、家装和智能家电产业,加快纺织服装品牌化发展,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家居和品牌女装产业基地,力争2018年全市现代家居和品牌服装产值达到570亿元。

做大现代服务业

力争2018年形成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现代金融3个千亿级服务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60%。

现代金融业集聚发展。以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为载体,大力发展航空金融、科技金融、小微金融、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全覆盖。力争2018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达到15%以上。

现代商贸物流业升级发展。构建多层次商贸流通网络,加快发展新型流通模式,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商贸中心城市;力争2018年全市商贸物流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8.5%;外贸进出口额(含服务贸易)达到700亿美元。

文化创意旅游业跨越发展。制定实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提高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力争2018年全市文化创意旅游实现增加值突破900亿元,旅游收入突破1500亿元。

加快信息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抢抓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一区四园多点”布局,力争2018年全市科技服务业机构达到500家以上。

推进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模式,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推进总部经济提质发展。力争2018年在郑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突破60家、国内500强企业总部突破80家,新增综合型总部企业20家以上、职能型总部企业30家以上。

加快口岸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快从单一的通道经济向集外贸、物流、加工、仓储、旅游、购物等多元经济转变,实现从“通道经济”到“口岸经济”的角色转换。力争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7000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美元;航空客运量突破235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万吨;国际陆港货运吞吐量达到30万标箱。

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力争2018年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

做优都市农业

推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三年行动计划,用生态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努力打造全国都市生态农业先行示范区。

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到2018年,培育30家以上战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32个。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力争到2018年,休闲农庄(园)达到200家,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达到60家,休闲农业旅游突破3900万人次。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力争到2018年建成200个、总面积20万亩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

培育都市生态农业新业态。力争2018年农产品网上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