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ZHENGZHOU DAILY
“农村电商”发展正当时
我国全部市县年底实现 不动产登记“发新停旧”
159所三本院校 征集志愿4342个
郑州至尖山旅游专线开通
5年内贫困村达到 人居卫生条件标准
河南男篮率先 挺进NBL半决赛
我省出台绿色建材 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商合杭铁路西山驿 特大桥开始架设箱梁
近百幅中原石刻艺术 拓片珍品在哈密展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近百幅中原石刻艺术 拓片珍品在哈密展出

作为文化部“春雨工程”中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系列活动、河南省文化厅文化援疆系列活动之一,《拓传华夏——中国南北朝时期石刻艺术拓片展》日前在新疆哈密地区博物院开幕。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国家一、二级馆藏近百幅原拓珍品,或拓自清代、民国,或传拓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件件原拓,是百余年来哈密地区第一次如此集中呈现南北朝时期石窟和石刻造像的拓片展览。展品从内容上可分为石窟印象和造像之美两大系列:石窟印象以洛阳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寺、偃师水泉石窟、水浴寺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等南北朝皇家建造的石窟造像和题记的石刻艺术拓片为主。其中的《龙门二十品》为清代旧拓,其中绝大部分原石已经损毁,现仅能依靠拓片而窥其全貌。《帝后礼佛图》则是我国仅存的以皇家礼佛为题材的高浮雕造像,虽为近年新拓,但高浮雕传拓技艺极难掌握,存世量极少。造像之美则以北魏至北周时期寺院供奉的造像和造像碑为主。其中展品《释迦牟尼佛造像》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北魏时期背屏式造像,《刘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现存造像碑中最高大的一通。

河南锦庐艺术馆创始人陈捷介绍说,千年前,佛教及石刻造像艺术由丝绸之路经哈密传入中原。其上承秦汉风骨、下启盛唐大观,凝聚着民族的气质和时代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数不尽的、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千年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拓技法真实地还原文物之美、让文化瑰宝跃然纸上,并以集中的形式展示在大家眼前。中原遗存的经典石窟和石刻造像艺术拓片,又沿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回传至哈密,不可不说这是历史的互应,是文化的相互交融。

此次展览由哈密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局主办,哈密地区博物馆和河南锦庐艺术馆联合承办,河南省文化厅和河南博物院给予大力支持。展览时间截至9月18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通讯员 阎 炎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