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习总书记8.18讲话发表两周年暨中国晚1/2016-08/21/03/201608210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听,郑州奏响中部崛起强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郑州奏响中部崛起强音!
——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走转改”进郑州大型采风活动侧记
▲在航空港区的河南电子口岸,与会嘉宾看着宏伟的电子沙盘,听着讲解,感受“港区速度”
▲航空港区生产的智能手机产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参观航空港“十二五”成就回顾展
▼嘉宾们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园博园建设工地留下难忘瞬间

郑报融媒记者 成燕 张倩

(上接一版)仅仅3年后,一幅振奋人心的壮美画卷在这片热土徐徐展开: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穿梭不停的智能手机流水线上,随处可以感受到郑州航空港建设者用智慧与汗水浇铸出的“港区速度”。2015年,逾2亿部手机从这里走向世界,约占全球手机生产总量的1/7;郑州机场已开通航线180余条,其中全货运国际航线30条,居内陆地区第一……一个令人瞩目的航空大都市正破茧化蝶,成为带动河南、郑州发展的强大引擎。

河南电子口岸平台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综合性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作为全省唯一的大通关服务平台,该平台贯通进出口业务全流程,融通了“通关监管、物流服务、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各个环节,具有“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陆和一站式服务”等功能。来到位于航空港区的该口岸,看着规模宏伟的电子沙盘,听着生动的讲解,多位社长、总编思绪万千。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任欢迎说,郑州近年发展有目共睹,城市越来越美,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实力在全国不断晋位,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势头喜人,郑州美好前景可期。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屈胜文表示,来到郑州航空港,你会聆听到内陆开放高地的强音。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是全国首个航空经济先行先试区,中欧(郑州)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黄金“大动脉”。西安与郑州同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未来经济、文化交流将更加密切。

“园博会”彰显郑州国际范儿

作为我国园林花卉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2017年9月在郑州航空港区举行。以“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本届博览会将深度挖掘航空港实验区、郑州市及其周边的轩辕文化、禅宗文化、青铜文化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打造一届弘扬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文化特色的园博会。采风团一路向南,来到位于双鹤湖片区的园博园B区,实地体验港区建设速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马健走到项目规划建设展板前,为大家详细讲解项目概况。该项目占地2295亩,总投资约50亿元,以“科技生态”为主题,将建设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崭新园博会展区。“园博园”展览结束后,还将全部转为永久性城市公园,对市民免费开放。看着宏大的建设场面,听着生动的讲解,不少社长总编纷纷跷起大拇指。

“生态建设事关百姓幸福生活,相信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不仅会提高郑州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还会让航空港区百姓生活环境更舒适、更宜居。”《大连晚报》总编辑赵振江赞赏道。《鲁中晨报》总编辑孙宏弢说,从这些还在建设的地下管廊就可以看出,未来这里将非常大气时尚,郑州航空港区的明天很美好。

“短短3年多时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已成为中部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展现出航空大都市芳容,很让人惊叹。”来自全国的多位社长总编还发出由衷感叹。

中部崛起看郑州,开放高地数港区。随着郑州航空港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该区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河南省、郑州市增幅。2015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0亿元,是2010年的6倍,年均增长4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30亿元,是2010年的11倍,年均增长6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0亿元,是2010年的14.2倍,年均增长69.9%。今年前7个月,该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亿元,同比增长15.3%;手机产量达1.15亿部,同比增长77%。

中部崛起大潮惊涛拍岸,国际商都建设前景可期。在全国媒体的热切关注下,在百位社长、总编的诚挚祝福声中,古都郑州正奔向繁花似锦的美好未来。

众多媒体报道本次盛会

采风活动摄影 郑报融媒记者 马健 李焱 丁友明 宋晔

白韬 周甬 唐强 王秀清 叶霖 殷海涛 陈玺 谢中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