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李 娜 文 图 精细化管理开展以来成效明显 常委会委员阎铁成:短短60年,郑州迅速成长为一个人口近千万的特大型中心城市,这种变化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以来,我市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副市长李喜安:2015年11月初,郑州市委、市政府以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突店经营、垃圾乱堆乱放、小广告乱发乱贴等城市“四乱”问题为抓手,坚持“以一论效”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强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战。 城市精细化管理,我市主要作了四方面的工作: 抓重点,集中整治四乱。我市集中用100天的时间,在中心城区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垃圾乱堆乱放、重点区域秩序混乱的问题。 夯实基础,完善城市功能。长效治理是治本的关键,我市采取了百日行动和加快市容建设相融合,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其中,围合区域道路大中修方面,已完工7条,正在施工10条;新增停车泊位10万个。 建机制,破解管理难题。管好城市,重在制度。我市建立了一些结合郑州实际、管用好用的机制,如网格化管理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依法治理机制、考核问责机制等。其中,以乡镇、办事处为主体的考核奖惩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实施重奖重罚。截至目前,进行了29次考核,约谈乡镇290个/次,奖励资金3190万元,罚款3498万元。 造氛围,调动全民参与。我市发挥媒体助政功能,及时曝光工作盲区和短板,倒逼工作开展。很多网民自觉参与,网络点赞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营造了“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 一年来,我市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四点成绩: “四乱”问题数量大幅下降。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较整治前下降了66.62%,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较整治前下降了85.56%;占道突店经营问题较整治前下降了97%;市容环境问题较整治前下降了87%;小广告问题较整治前下降了87%。 城市重点区域变化明显。如CBD周边的机动车乱停放问题,火车站、二七广场附近的脏乱差问题、经七路等地的占道经营问题等都有了质的提升,得到了有效治理。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全面增强。城市照明、桥梁河渠整治等工作效果明显,实现了城市的美化。 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我市建立了机制、探索了办法,并在全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我市城市管理步入规范化。 清扫保洁垃圾运输更严格规范 常委会委员张子亮: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市城管局作为清扫保洁、垃圾运输等工作的主管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 市城管局局长赵新民:在道路清扫保洁方面,市财政去年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购买吸尘、洗扫、洒水车辆192台,在原有基础上,全市大型机械化清扫保洁车辆达到1050台。实行不同的作业标准,加大督导考评力度,促使各区在清扫保洁的标准上再上一个台阶。 在垃圾清运、渣土车管理方面,为了使生活垃圾不乱堆乱倒,取消了全市184座垃圾中转站的收费。对3399台渣土车实施全程监控,并对清运公司和清运车辆建立评星和退出机制。 在露天烧烤治理方面,广泛宣传、拉网式排查、建立机制、联合执法、严格督查,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支队抽调123人,组成7个督导组,对占道经营和露天烧烤进行督查,目前,退路进店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烧烤摊1150处,取缔露天烧烤1684处。 车辆乱停乱放治标治本同时进行 常委会委员焦大宏:车辆乱停乱放是我市城市“四乱”问题的重要方面,我市对此如何治理?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窦立勇:去年以来,我市新增车辆38万辆,车辆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在治理城市乱停乱放中,实行治标治本同时进行,统一治理,明确重点。从去年11月以来将火车站等地区作为第一批治理点,对乱停乱放进行处罚。 从去年到现在共计处罚车辆82万次,平均每天达4500辆。在地铁公交站点50米范围内进行推广,乱象有所改变,印发10万份宣传资料,主要以提示和劝导为主,多渠道对乱停乱放进行治理,乱停率下降66.62%。 焦大宏:最近市政局在主要街道安装了非机动车隔离栏,但仍有大量的机动车在隔离栏内乱停乱放,针对这种现象,市公安局是如何治理的? 窦立勇:进行硬隔离,目前在隔离栏内存在乱停乱放现象,辖区办事处开展联合执法,对其进行跟踪治理,得到好转。 联合治理“六类车”交通违法问题 常委会委员龙同胜:在城市“脸面”处,如火车站、汽车站等地,经常有电动自行车、机动三轮车等载客,请问,关于这类车辆,我市如何治理的? 市交运委主任吴耀田:电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观光电瓶车、老年代步车、搭棚改装三轮车等简称“六类车”。这“六类车”在郑州数量比较庞大,“六类车”在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根据调查,目前郑州“六类车”总量不下于300万辆,“六类车”给城市精细化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一是乱停乱放现象常见;二是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如上机动车道、超速行驶、乱闯红灯、违规载人等问题。 市交运委联合公安、各行政区等进行综合整治,下发了关于“六类车”非法营运的处罚机制,联合查处“六类车”两万多台次,涉嫌非法营运的将近1000台。经过联合整治,火车站、高铁站等重点地区的“六类车”问题有明显改观。 交运委和其他部门将加强联合执法,全力以赴开展好自身工作,落实不到位将坚决追责。 对工地执行“六个100%”加强监控 常委会委员常绪东:对于建筑工地车辆带土、带泥上路的问题如何处理的? 市建委主任陈新:目前,我市正处在都市区建设的大潮中,工地众多,并且还会进一步增多。建筑工地防尘治理也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湿法作业,车辆出入建筑工地必须清洗,加大巡查、责任到人,每个工地都有具体责任人,增强巡查队伍,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查;使用科技手段,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监控;发动社会举报,并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并纳入诚信体系;严格执行“六个100%”,施工现场100%围蔽,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地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压尘,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 集中整治园林绿化黄土裸露问题 常委会委员张文随:园林绿化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针对园林绿化黄土裸露整治,我市做了哪些工作? 市园林局局长张胜利:郑州市园林局对绿地黄土裸露、黄土溢出进行了综合治理,主要采取绿化、硬化、覆盖三种模式,在季节合适情况下随时进行补植补栽,在不适合绿化的路面铺设透水砖进行硬化处理,对季节不适应绿化的、交通道路周边不适合补植补栽的进行防尘网覆盖。针对黄土溢出问题采取取土、增高、挖沟槽的方法进行治理。 目前市园林局已对全市127条需要整改的路段进行整治,消除黄土裸露6.5万平方米,加高黄土溢出侧石9000米,有效治理了黄土裸露和溢出现象。 针对黄土裸露治理不彻底和治理遗漏的地方,即日起将利用40天时间进行整改,在国庆节前完成政府交办的治理任务。新建绿地将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增强绿地的海绵体功能,在消除黄土裸露、稳固水土的同时,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火车站地区保洁督查24小时不间断 常委会委员郑友军:郑州火车站是我市对外的“窗口”,针对火车站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施长效管理方面有何打算? 火车站地区管委会主任王鲁明:火车站可以说是郑州乃至河南的窗口。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火车站地区管委会采取了系列措施,力争把城市的“窗口”擦亮。 火车站地区管委会每天人均流量80万,高峰时期达到120万,社会车辆20万辆,公交车辆2.3万辆次,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 如何把窗口擦亮?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建立24小时工作制,24小时保洁、督查、巡视、执法,24小时为经过火车站的市民、旅客服务;建立网格化执法机制,同时每个月进行督查、评比、问责,督促工作的开展;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执法局、交运委、交警、综治办等部门,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共同解决各类问题;建立负责人分包制度,相关负责人每周现场办公一次,解决具体问题。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火车站南北大厅进行改造;投资500多万元,在辖区建立了215个监控头;加大车站周边地区的市政建设、打造美丽站区等。 多举措力保“两河一渠”水美河清 常委会委员吴予红:金水河、熊儿河、东风渠被称为“两河一渠”,请问我市是如何治理“两河一渠”的? 赵新民:“两河一渠”河道总长度38.7公里,河区总面积31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近110万平方米,游园、绿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做好200多万平方米游园、绿地的管理和养护,营造整洁宜人的环境,严格落实清扫保洁制度,加强绿地的养护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河道水面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美河清”,科学调配水源,及时打捞水面漂浮物,加强入河雨水口排污巡查和治理力度,在入河口设置防挡墙,加大对上游企业和商户的排查力度,加大对沿街商户和夜市摊点的巡查力度。 地铁施工尽量压缩围挡周期 常委会委员周荔青: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请问如何在围挡施工中确保路平、灯明、畅通、整洁? 市发改委轨道办主任范建华:由于轨道交通占用道路面积较大,在围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市民反映的问题。针对路平问题,施工建设中严格按照保通设计,实行施工质量责任制,设置保通道路巡查员24小时巡视,出现问题及时修补。在做好路灯、信号、排水的同时,保通道路上的原有路灯不拆除,保护市民通行安全。在每条线路开通前编制保通方案,对每个站点,特别是重点路段进行模拟实验,安排专职交通巡导员保证道路畅通。加强卫生督查和施工人员的卫生教育,杜绝在施工现场设立宿舍,减少生活垃圾。安排专人进行道路卫生清扫,定期清洗施工围挡。 周荔青:我市还将开工多条地铁线路,请问如何科学设置围挡,科学安排施工工序? 范建华:2018年前将开工建设9条线路,我们将采取分期围挡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压缩围挡周期,在开工前提前做好各项工作,采用三班轮流的24小时流水施工方式。科学安排施工程序,与市政重点开挖路段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反复开挖。 三级网格联动对违章建筑说不 常委会委员樊少楠:对私搭乱建和违章建筑问题,相关部门如何治理? 市规划局局长杨东方:从2012年下半年到今年7月,我市在不到四年的时间,拆除18800起违章建筑,1324.7万平方米。 就私搭乱建和违章建筑问题,我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加强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成立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奖惩机制等;注重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专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程序,在省市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完善管理体系,目前形成了三级网格联动的局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周例会、月排名、季奖评、年考核的制度,没有及时拆除的违章建筑,对相关部门进行每平方米500元罚款;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对城市道路、主次干道、乡村道路、高速铁路等两侧的违章建筑进行专项整治;对加装电梯、充电桩、充电位、加油站加气站等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等。 财政资金力推精细化重点工作 常委会委员张艳华: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请问市财政局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财政资金是如何计划的? 市财政局局长刘睿:根据《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20项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的要求,逐项梳理财政应该保障的项目。通过引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大力推进贾鲁河生态水系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土地收入分配机制,将土地收入成本和政府净收益及时拨付各区,支持各区大棚户区改造;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市域范围内生态廊道的建设和机场高速等路段绿化、亮化的提升;通过编制三年滚动预算,将大气污染防治、道路维护、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亮化等市政类项目纳入财政中期规划,逐年予以落实。 两年内对空中线缆入地220公里 常委会委员张辉:京广快速路南延高架已通车,但京广路与南四环路面围挡一直没有拆除,如何进行处理?对类似高架桥工程今后如何做好保通工作?代表郑州城市形象的重点区域和人流密集的商业区空中线缆,如空中“蜘蛛网”,如何处理让空中线缆及时入地? 陈新:京广快速路南延路面围挡的问题,由于高架桥地面道路施工涉及多家单位和部门,之后将正式启动法律程序,沟通各方尽快做好保通路的设置,同时,加大保通路的全线养护工作,保证保通路的正常通行。由于高架桥是在既有道路上进行施工,会占用大量道路资源,市建委会在每条高架桥和快速路施工前设置规划保通方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施工场地“占一还一”,道路保通“零断行”;合理评判合适的工作面,对围挡进行动态管理;指导施工单位科学管理施工,支持建筑工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施工效率,不断加强科技管理水平,让工程做得更好。 赵新民:空中线缆入地关系着居民出行安全和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区已经完成空中电缆入地260多公里,2015年,中心城区架空线缆入地改造,第一批架空线缆入地50公里已完成试通,今年将在政府主导下,辖区组织、企业负责的形式开展空中线缆入地改造。两年内,对地下有排管的陆续入地220公里,没有排管的今后将在开工工程中一并入地。 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我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实现梦想,我们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城市的面貌,决定着这里近千万人口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市相继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2016年,被称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年”。 这一年,已经到了8月。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进程中,郑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进展?困扰城市的那些“老大难”问题,是否有了突破? 昨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就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一连3个半小时,12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抛出了14个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是精心准备,有的还征集了网民和市民的意见,他们或追问或质问,将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问了个究竟。 本版统筹:李金鹏 张辉 董毅飞 辛大刚 陈国保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