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改革
中方愿与与会各方共同努力 确保G20杭州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G20杭州峰会“习奥会” 美方将努力缩小分歧
七类情形检察机关 应当救助申请人
中国驻吉使馆附近发生爆炸
德国政府对TTIP 谈判态度出现分歧
中方对中国驻吉使馆严重 恐袭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吉总统下令彻查中国使馆遭袭事件
新加坡本土感染 寨卡人数增至56人
五项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七类情形检察机关 应当救助申请人

据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 陈菲)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下发《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明确规定了检察院应当予以救助的七类具体情形。

《救助细则》明确规定的检察院应当予以救助的七类具体情形为:一是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重伤或者严重残疾,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二是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无力承担医疗救治费用的。三是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死,依靠其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近亲属或者其赡养、扶养、抚养的其他人,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四是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五是举报人、证人、鉴定人因向检察机关举报、作证或者接受检察机关委托进行司法鉴定而受到打击报复,致使人身受到伤害或者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六是因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七是检察院根据实际情况,认为需要救助的其他情形。

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负责人解释说,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必须在司法办案过程中进行,不能脱离办案职能和办案环节单纯开展救助。

根据《救助细则》规定,救助申请应当由救助申请人向办理案件的检察院提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救助申请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