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将作为试点率先开展
让“喇叭花”成为你最好的伙伴
“让少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邓亚萍献上喜剧首秀
河南女大学生获得 京剧大赛一等奖
我市一人当选 “2016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
《寄生兽》探讨人性
半年被盗两次,清东陵为何总让大盗得手?
我省中国作协会员中牟采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喇叭花”成为你最好的伙伴

孟宪明

开栏的话

人生的智慧来源于读书和实践,尤其是年少时所读之书,能影响人的一生。然而,当前出版市场图书浩如烟海、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哪些是好书?怎样才能选到既让儿童喜欢读,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够滋养儿童心灵的好书呢?

为了给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阅读方面有益的借鉴和建议,郑州日报、中原网、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联合推出了“喇叭花荐书榜”,今天,她正式与大家见面啦!该榜单将由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的作家撰写荐文,每周在郑州日报、中原网上向公众推荐优秀童书一本。

小朋友们,让“喇叭花荐书榜”成为你的好伙伴,在书香中快乐成长吧!

作者简介:

爱世界,必是从爱人类开始。

爱人类,必是从爱孩子开始。

我们都爱孩子。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爱孩子的方式有多种,文学,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文学是孩子们的自我教育。是打开自己、反观世界的一面供其成长的镜子。是他们精神和心灵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文学是情感的免疫。童年时的阅读会增加他们情感的柔韧度,不至于让他们在猝不及防的情感击打下颓然松开时间之手。让石头说话,让木头恋爱,让路边的水泥电杆开出灿烂之花。让影子迷路,让河流悲伤,让连绵的群山从针眼儿里列队穿过。阅读,让他们用很少的时光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往往返返。

孩子的世界是封闭的。封闭,是孩子自觉意识觉醒的显著标识。他们不愿意和成人多交往。宁愿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同学也不会向父母轻言。他们需要倾诉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他们需要表达却常常言不及义。文学,常常成为他们无意间遇到的最好的伙伴。

童书为儿童而作。但并不是所有的童书都有益于儿童阅读。

当今时代,在线上阅读成为时尚和必需的时代,能称作“阅读”的,只剩下孩子了。正因为如此,全国583家出版社有近500家都在出版童书。加上比出版社多了无数倍的文化公司所出的,说它汗牛充栋,真是一点儿也不为过。书荒不好,书多了也未必就一定好。两千年前的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糊涂人写书的不少,更何况还有些“不糊涂的人”呢!泥沙俱下,良莠杂陈,童书在利益的战车上一日千里。不要说一般孩子家长,就是专门读书的人也眼花缭乱,在弥天大谎般的书阵里走不出来。

怎么办?面对众多家长和老师们的提问,我多次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们不请童书评论者来推荐。我们怕有成见。

我们不请童书推广人来推荐。我们怕有利益。

我们请那些专为孩子写书的儿童文学作家来推荐。推荐曾经滋养和启发过他们的作品;推荐曾经让他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作品;推荐让他们因此而开了天目、洞悉了什么秘密的作品。作家的眼很毒,嘴很刁,他们不会轻易说谁好话,他们内心里都有一个不服气的情节。他们的层层抵抗、处处设伏式的阅读,坏了他们的胃口。因此,让他们吃下去说好的,必是征服过他们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一定绝对好,但一定不会差。

一年五十二周,每周一篇小文。每文荐一本小书:好。怎么好。为什么。当我把我的思考说给朋友们的时候,大家都一起鼓掌。甘心情愿把俘虏过他们的作品毫不脸红地推荐给大家。

我感谢他们!对他们不怕暴露隐私的勇敢表示赞赏。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字和这个“喇叭花”荐书榜。

孟宪明,著名作家、民俗学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多部,影视剧本20余部,专著3部。作品数十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任编剧的电影《新年真好》和《念书的孩子》《念书的孩子2》荣获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电影奖”。任编剧的电视剧《小槐树》《红小豆绿小豆》《红剪花》《双筒望远镜》(1、2)五次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36集电视剧《大国医》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剧本《金钗》荣获中国电影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

长篇小说《双筒望远镜》荣获中国第三届少儿读物“蒲公英奖”银奖。长篇小说《大国医》获文鼎中原——河南省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念书的孩子》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专著《民间礼俗》《民间服饰》《老话题》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喇叭花” 荐书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