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将作为试点率先开展
让“喇叭花”成为你最好的伙伴
“让少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邓亚萍献上喜剧首秀
河南女大学生获得 京剧大赛一等奖
我市一人当选 “2016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
《寄生兽》探讨人性
半年被盗两次,清东陵为何总让大盗得手?
我省中国作协会员中牟采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半年被盗两次,清东陵为何总让大盗得手?

新华社记者 李俊义 白林

1928年“东陵大盗”的故事广为流传,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一直是盗墓贼觊觎垂涎的一块“肥肉”。

去年下半年以来,半年内清东陵连续发生两次被盗案。目前,两起案件均已告破,被盗文物追缴成功。但在亡羊补牢的背后,相关方面不得不反思清东陵为何总能让“东陵大盗”得手?

打了3天洞抽了3天积水 盗走文物离开时保安才发现

据盗掘景陵景妃园寝温僖贵妃墓的犯罪嫌疑人赵某交代,经过数日的踩点,他们摸清楚了景妃园寝保安的巡逻规律。去年10月25日,他们驾车前往景妃园寝,开始盗掘温僖贵妃墓。

“挖出的土装在袋子里,由倒土的同伙背到东边不远处倒进一口水井里。每过三个小时,保安出来巡逻,盯梢的就用对讲机通知我们一次,然后我们3人提前翻墙出去,等保安一走进去接着干。收工后,大家把盗洞也想办法掩饰好,表面上看完好如初。”赵某打了3天的洞,又买水泵抽了3天的积水,到31日凌晨,几个人拿着墓中盗来的文物离开时,被保安发现,4人逃跑。

好像谁都管,其实谁都不管

祸不单行。今年5月17日,孝庄皇后陵寝昭西陵内的一石柱头发现被盗,而被盗时间却发生在三天前。这座清王朝皇后陵中级别最高的陵寝被盗案,再次为清东陵文物安全敲响警钟。

记者调查发现,清东陵频频被盗的背后是管理体制不顺、政府对文物保护不重视以及失职渎职等问题。

——管理体制不顺。清东陵所在的遵化市是唐山市的一个县级市。2010年,省政府研究决定组建唐山清东陵旅游区,划给唐山市管理,2012年更名为清东陵保护区,仍由唐山市管理。清东陵保护区名为遵化市托管,实质上有名无实。在这种体制下,唐山和遵化,好像谁都管,其实谁都不管。

——对文物保护不重视。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对文物保护不重视,缺少专题研究,许多文物保护岗位干部空缺,加之周围环境复杂,警卫力量配备严重不足,以致被盗墓分子掌握规律,利用巡逻间隙实施作案。

——敷衍了事、失职渎职。针对两次被盗案,国家文物局两次约谈唐山市政府。国家文物局指出,当地政府责任追究不到位,敷衍了事,避重就轻,未真正触及问题实质;案件调查不到位,未深层次分析连续发生盗窃案的根源;整改措施不到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遵化市相关负责人也承认,清东陵之所以频繁出事,跟问责制度不严有直接关系。

粗放旅游饮鸩止渴

长远发展任重道远

与文保不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东陵已成为当地的“招财树”。今年上半年,清东陵5A级景区揭牌,游客纷至沓来。

重视旅游开发,轻视保护发展,这是全国文物保护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清东陵体现得更为明显。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清东陵除了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慈禧定东陵等5座陵墓核心保护区定期修缮、保护得较好外,对其他偏远、未对外开放的10座陵寝保护力量非常薄弱,有的陵寝甚至从未修缮过。当地政府主要把精力放在旅游上,而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传承和创新少有顾及,也是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