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家有个感恩节
秋天里的一棵树
父母的行李
今天爱自己有空再爱他
秋日听虫
养心比养颜更重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秋日听虫

翟 杰

城市空间

爱上秋天,源于儿时对秋虫的情结。然而,吝啬的秋天一年只光临人间一次,心中对秋虫的那分惦念,在期盼第一缕秋风的同时而日渐饱满。满是高楼水泥的城市,秋虫是不屑流连的。若偶尔在清晨或夜晚听到一两阵秋虫的声息,足以让人欣喜若狂。

越到秋天,我越是向往僻远的乡村。只有在那儿,秋虫们才会漫山遍野、无拘无束地引吭高歌。尤其在星空璀璨的夜晚,凉风浸透,这时最让人欣喜和感动的便是虫儿们的吟唱了。漫步其间,那些俗称蚰子、叫蛙子、油葫芦、纺织娘的虫儿,定会围拢在你脚边一起唱和。有的短促简洁,有的悠长舒展,有的激越明快,有的轻柔婉转;有的声如冲天的云雀,有的声如争枝的黄鹂。近处的如弹琴,远处的好似天籁的蔓延。它们无拘无束,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急,或缓,或众,或单,错落有致,俨然一场即兴演奏会,各抒灵趣。

聆听秋虫,秋虫也将我的记忆逐渐拉长,一直延伸到童年。那时,小小的我对这些歌者充满了好奇。至今我还清楚地记着,每当繁星当空的夜晚,我和伙伴们便跑到野外,寻声捉虫。捉来的虫子关在小纸盒或小玻璃瓶里,然后一起拿去比赛,看谁捉的虫儿叫声最响亮,而我也常常成了伙伴中的“大王”。现在想起这点点滴滴的童趣,就像在干冷的季节喝上一杯酽酽的咖啡,亦甜亦苦,亦暖亦凉,如果用心去感悟,便会直透心扉深处。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带我到老屋的墙沿下寻找一只蟋蟀的情景。父亲告诉我,那只叫声清脆的蟋蟀是两条尾巴,俗称“二尾子”,而三只尾巴的蟋蟀是不会叫的。父亲循声觅物的神情仔细且专注,把对我浓浓的爱凝聚在了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上。如今父亲走了,矮矮的坟墓上长出许多草来,每年秋天,蟋蟀们都会在周围蹦跳,弹着青春的琴弦,吟唱着从前的歌谣。声声绝响,和着萧瑟的秋风,使苍凉的秋渐渐变得温情厚重,秋虫的韵律给我带来一片回忆与感怀。如今,远离故土的我埋头于城市的空间,与周围的嘈杂之声相比,秋虫的鸣叫是一种怎样难得的声音啊——寂静,悠远,淡然。信步来到阳台,月光柔和地洒在窗外的草地上,在这样的境界里,我的心中又响起了秋虫的轻歌。

记得书上曾说:“捉织感秋而生,而音商,其性胜,秋尽则尽。”商音属悲声,但我却感到秋虫的鸣叫象征着生的喜悦,又何来感伤之情呢?或许一切景语皆情语,心中有怎样的思绪,耳中便会有怎样的声音,所以思乡者听出的是凄清,孤独者听出的是黯淡,落魄者听出的是哀伤,怀春者听出的是躁动,快乐者听出的是愉悦。大概由于我实在留恋于对往事的追忆,沉浸于儿时的乐趣,秋日的虫鸣才会如此悦耳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