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技进步成新密经济增长主力
中国青年博士论坛在荥阳举行
退伍女兵的创业路
新郑第二批“职工服务点”启用
爱心企业为山区小学捐建图书角
中牟整治郑开大道 大闸蟹零售摊占道经营
中牟青年路街道 为近百个无物业小区建充电棚
新密警方救助一名弃婴
登封“货郎挑”入村助脱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退伍女兵的创业路
创客风云
李燕(左一)向乡亲们和贫困户传授种植管理技术和要点

本报记者 高 凯 文/图

早上的太阳刚钻出来,李燕就开始 “检阅”自己位于辛店镇黄岗村的农场——雪白的兔子懒洋洋地躺在核桃树下,公鸡正悠闲散步,绿油油的田地里,红薯、花生、豆角长势旺盛,煞是喜人。

充满丰收希望的田园农场,谁能想到这从前是个不受农民和农作物“待见”的丘陵岗坡地呢?一度荒废,无人问津,但新郑人李燕却慧眼识珠看上了这块地的潜力。

“当时很多人认为我没这个能力。”回忆当时情形,李燕说,创业起步的日子实在不堪重负,她几乎累倒,好在有家人支持。李燕的“难”,是因为她把起点定得太高,她想把一块“营养不良”的岗坡荒地变成循环农业和“林下经济”协调发展的宝地,当然会很难,可她有着曾经作为一名女兵的重要特质——不怕苦不怕累,就要迎接挑战。

2011年,带着信心和勇气启程的李燕,不管严寒酷暑,都和家人在农场清理砖头、平整土地、施肥,以及尝试种植等,而为了节省开支,她还亲自掌勺为二三十口人做饭。两年多时间过去,经过平整和改良的土地,农场的雏形也开始显现。

新困难马上就来了。李燕把核桃树等各类果木和红薯等农作物安置到田地里后,因不懂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病虫害日趋严重,这让她意识到必须去学习。之后,李燕向有果木种植经验的战友请教,并积极参加新郑市举办的各种培训,以及到中牟、新密、荥阳等地参观学习,寻求良方。

学到专业知识,加上有挑战困难的经验,李燕先后解决了农场各类种植、病虫害等问题,并创新尝试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实现种植、养殖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方式。她在园地里养殖鸭、鸡、兔和黑猪、山羊,然后将它们的粪便归类、处理后,送到田地里滋养各种植物。李燕说:“这样的‘生态环保产品’很来钱,以至于3元1枚的鸡蛋上市就被人抢购一空。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100多亩荒地在李燕的精心呵护下,实现了“枝头蜂蝶飞、地上禽畜欢、树上挂油果、林间种作物”的生态循环体系,使田地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不断壮大。与此同时,李燕致富不忘困难乡邻,积极帮助贫困户致富脱贫,截至目前,她已经无偿结对帮扶61个困难户、159名贫困妇女,使其中一些贫困户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