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那一抹枣乡风情
荥阳发布39个2017年慈善项目
荥阳开展 “红色网络教育家园”惠民活动
巩义启动脱贫百日攻坚
新密各级网格协力防治污染
登封将集中整治“小散乱差”企业
巩义对扬尘治理不达标工地“零容忍”
巩义助农村学校“全面改薄”
巩义将九百余万元 赃款赃物发还受害群众
登封市邮政公司为贫困村捐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一抹枣乡风情
300多个红枣品种标本令人叹为观止
500余年的古枣树

本报记者 高 凯 通讯员 朱少奇 周明杰 文/图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我国的这句民俗谚语,寄托着无数炎黄子孙对中秋团圆的期盼。今年中秋将至,在拥有8000年红枣种植历史的枣乡新郑,2016年枣乡风情游激情上演,吸引大批游人来到新郑捕捉美景、寻味乡愁。

央视“乡约”送喜悦

“小枣树,弯弯枝儿,上面爬个小闺女儿……”9月3日,2016年中华枣乡情游暨好想你红枣文化节正式开幕,当天身穿传统老花布的“枣姑娘”提着篮子登上舞台向游客和乡亲们表达枣乡收获的喜悦,现场观众纷纷叫好。家住许昌禹州的张林宁说:“老花布上衣、黑布鞋,还有提篮子,仿佛一下把人带回童年。”

开幕式活动还邀请到央视王牌栏目“乡约”进行现场录制。来自新郑本地和省内外的嘉宾观看民俗表演节目,并参与感恩、亲情、红枣等环节的体验活动,现场不断响起热烈掌声。

“红枣游”不同凡响

小小一颗红枣能有多大震撼?

穿过满目翠绿的枣林,可以到好想你木本良红枣博览园的民俗街游览。吹糖人、面塑等项目都曾是北方人过年过节时独有的。如吹糖人,一块方糖加热成糊后,反复拿捏,不一会,一群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就诞生在指掌之间。

除民俗外,8000年博大精深的枣文化更加震撼。在中华枣文化博物馆里,来自全国各地,盛放在玻璃器皿中的300多个红枣品种标本令人叹为观止;在好想你科技示范园,蓬勃生长着的辣椒枣、磨盘枣、葫芦枣、龙枣、马枣、狗头枣、大白铃、玻璃脆、胎里红等,让人眼花缭乱;在好想你红枣博览园,各类粗壮的枣树,树龄大都在300年以上,令人震惊。“我女儿只在书本上见过长几百年的枣树,真实的还是第一次见。”来自郑州市区的孙晓豫对记者说,在新郑真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据相关考证,在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曾出土碳化枣核,检测发现距今已有8000年,也就是说新郑先民在8000年前就开始种植红枣了。

游乐活动锦上添花

看枣、品枣、摘枣之外,枣乡风情游期间,当地各类丰富的游览活动也有很多。在好想你金鹭鸵鸟园内,记者注意到这里有形态各异的“恐龙”,他们是根据已发现的恐龙化石,按原始大小仿真制造的,或“凶猛”或“温柔”,有的“张牙舞爪”,有的“低沉吼叫”,栩栩如生地“潜伏”在枣林中。

此外,记者了解到,枣乡风情游期间,新郑黄帝故里景区、车马坑景区、郑风苑景区等景点都正常开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