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国反恐战略的失当与失策
中纪委曝光6起机关干部 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台湾精品馆亮相东博会
台媒:大陆旅行团严重车祸 善后暴露台湾当局的冷漠
中俄海军今起举行 “海上联合-2016”军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国反恐战略的失当与失策
➡ 9月10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对母女在“9·11”世贸中心遗址水池边驻足。 “9·11”恐怖袭击事件15周年之际,美国各地纷纷举行活动,悼念遇难者。
➡ 9月11日,在美国纽约,礼兵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纪念活动上展示15年前的一面美国国旗。 当天,“9·11”恐怖袭击事件15周年纪念活动在美国纽约“9·11”纪念广场举行。
9月10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鲜花摆放在“9·11”世贸中心遗址水池边。 本组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 李洁 车玲

关注“9·11”15周年

“让美国重返安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用这句口号吸引了大批选民追随,因为“9·11”袭击15年后的今天,生活在此起彼伏的枪击案以及恐怖袭击阴影下的美国民众,从未拾回昔日的安全感。

“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然而,美国以冷战思维指导反恐,以反恐划分阵营,在反恐战争中执行双重标准。可以说,美国反恐战略从一开始就失当、失策了。

滥用反恐 局势让人忧

“孩子,等你长大了,我们这个国家可能还在打仗。”34岁的阿富汗人阿卜杜勒对自己3个孩子重复着这句父亲曾对他说过的话。

“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向美国交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2001年10月,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以恐袭为主要形式的对抗不断发展,大量平民成为受害者。

2003年3月,美国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战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找到,也没有证据显示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美国更没有因为这场战争变得更加安全。伊拉克却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教派冲突、恐怖袭击和社会混乱的漩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袁鹏认为,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来说是场灾难,对美国来说也失大于得,是美国的一次重大战略失误。

美国“外交政策”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罗特科普夫在《国家不安全》一书中说,伊拉克战争的后果远超过推翻萨达姆和确认那些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不存在。

“9·11”事件15年后,“基地”组织没有被铲除,阿富汗和伊拉克仍然处于动乱之中。中东局势的动荡,不仅为“基地”组织提供了扩展势力的空间,更催生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美国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哈佛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指出,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伊斯兰国”迅速壮大负有重大责任。“伊斯兰国”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美国反恐政策的失败。

双重标准 反恐难奏效

“15年来的国际反恐形势总体效果不佳,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美国等西方国家仅从本国利益出发,反恐执行双重标准便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这样说。

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在国际上以反恐划分阵营,却只为谋一己私利;以反恐为名行霸权之实,结果“打出”了更多恐怖主义。

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在反恐问题上将欧洲盟友推到一线,但背后仍以美国利益为主导,把反恐作为工具。这样的美式反恐,无法根除恐怖主义,反而使恐怖主义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华盛顿看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组织是恐怖组织,而只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的组织则不一定是;美国可以对它所界定的恐怖组织甚至某些国家行使武力,而其他国家则不行。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15年来,恐怖主义的组织形态和运作逻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愈发呈现出分散化、网络化、个体化的趋势,因而反恐也需要有思维方式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与时俱进。

从“基地”组织到“伊斯兰国”、从“博科圣地”到“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恐怖主义在地区乃至全球层面“联动”“共振”。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面对日益猖獗的恐怖组织,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系统性措施,从源头上铲除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土壤。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加强国际反恐合作迫在眉睫,反恐重任需要世界各国戮力同心,防治并举,而美式反恐政策注定是条死胡同。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搅乱中东 盟友遭殃及

从2010年12月开始,“阿拉伯之春”席卷多个阿拉伯国家,从突尼斯到埃及,从也门、巴林再到利比亚、叙利亚。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政策完全服务于美国掌控中东的霸权地位和地缘战略利益。扛着反恐大旗的美国,搅得中东地区陷入无休止的冲突,民生凋敝,乱象丛生。

从美国军事干预阿富汗和伊拉克到后来的西亚北非政治动荡,欧洲一直作为美国的盟友参与其中,联手推行“新干涉主义”,造成多国局势持续剧烈震荡。

始于2011年的西亚北非动荡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地区格局,旧体系已被打破,新秩序却难建立。

近年来,“伊斯兰国”“基地”等极端组织不仅在中东肆虐,还在欧美国家制造了多起恐袭。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败越来越威胁到欧洲国家的安全,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内部的种族矛盾,致恐袭风险增大;另一方面,也使得欧洲不断受到难民问题的直接冲击。在过去两个月内,欧洲就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

社会治安挑战严峻、失业率上升、民粹主义势头上升,昔日美国反恐盟友,如今尝到了自酿的苦果。

叙政府支持美俄新停火协议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9月10日电(记者 车宏亮 杨臻)叙利亚政府10日对美国和俄罗斯就叙冲突各方实施新的停火协议达成一致表示支持。

叙通社当天援引官方消息报道说,对于新停火协议的相关情况,叙政府早前已获得通报,并对此表示认可。

叙通社报道说,根据美俄达成一致的内容,叙北部城市阿勒颇将实现停火,以方便人道救援物资进入。此外,美俄将协调打击叙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前身为“支持阵线”的极端组织“征服阵线”。

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0日在日内瓦就叙利亚冲突各方实施新的停火协议达成一致。

美俄今年2月曾就叙利亚冲突各方停火达成协议,但停火协议执行效果有限,叙利亚阿勒颇等多个地区持续发生武装冲突。

相关新闻

德“潜在危险分子”数创新高

德国内政部长托马斯·德迈齐埃9月10日说,德国境内潜在的极端主义人员呈增多趋势,数量创历年新高。这些“危险分子”可能随时参与谋划恐怖袭击或发动“独狼式”袭击。

德迈齐埃当天接受德国《图片报》采访时透露上述消息。他说:“这些潜在的极端分子非常危险,他们可能犯下严重罪行。他们的人数已经超过520人,创下历史最高值。”

根据德迈齐埃的说法,其中约360人据信准备谋划或发动恐怖袭击。德国安全部门把这些“危险分子”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与极端组织有关联,另一类则可能成为“独狼式”袭击者。

在德迈齐埃看来,与极端组织谋划的恐怖袭击相比,“独狼式”袭击更加难以防范。 新华社特稿

相关新闻

萨科齐为法国反恐出“狠招”

法国媒体9月11日刊登对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专访。谈及法国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萨科齐表示,如果他在明年总统选举中再度胜出,将严打涉恐人员,包括建立专门的反恐法庭和拘留中心。

萨科齐接受法国《星期日报》采访时,为法国反恐支出“狠招”。根据他的说法,安全部门应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只要法国公民显示出有极端主义思想的迹象或被怀疑与恐怖组织有关联,都应被送入专门的反恐拘留中心。

萨科齐接受采访之际,法国安全神经再度绷紧。法国巴黎检察官弗朗索瓦·莫林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警方8日抓获一个由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遥控指挥的女子恐怖团伙,且发现她们与之前发动其他袭击的恐怖分子有联系。莫林说,这一恐怖团伙4日曾企图袭击著名景点巴黎圣母院,但这一阴谋被警方及时挫败。这些嫌疑人被捕后供述,她们还计划袭击巴黎圣母院后在巴黎多个车站发动袭击。

萨科齐今年8月宣布参选总统后,针对法国安全形势和经济政策频频发声。他对宗教极端分子和移民问题态度强硬,支持率有所提高。 新华社特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