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共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廉政谈话会入脑入心
公益行动犒劳环卫工
农村党课“活”起来
四举措力促精细化管理
小学生行启蒙“开笔礼”
亮剑大气污染 铲除“心肺之患”
凝心聚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行走在基层的年轻力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行走在基层的年轻力量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刘辉

今年6月,二七区选派了一批年轻干部到基层历练,为期两年。恰巧赶上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从那时候开始,这些年轻人便和村干部一起,开始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两个多月过去了,这些年轻干部工作状态如何,对基层工作带来了哪些改变?近日,记者来到二七区侯寨乡进行了实地探访。

“近三个月的历练经历,是笔下一页页的工作日志、是田间的一个个脚印、是烈日下的一滴滴汗珠,个中滋味,唯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这是侯寨乡刘庄村驻村干部聂秀宇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见到聂秀宇时,她正在和一起驻村的雷兴雨、赵猛日常巡逻,虽然已是下午,但阳光依旧刺眼,由于长久暴晒,三个人皮肤呈现出了古铜色,看起来已然和当地村民无异。“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巡逻加盯守这家钢厂拆除。”雷兴雨指着凤鸣路南四环一家小型钢厂说,这个厂子已有多年历史,但缺乏正规手续,污染严重拒不拆迁,是多年村里工作的“老大难”,一次次的苦口婆心下,这家钢厂才终于同意拆除。

在这批历练干部中,大多数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除极少数乡镇干部或执法单位工作人员,其余人员均为机关单位的“久坐”族。到村庄之后才发现,乡镇的工作不同于机关,和村民、商户感情的建立,靠的就是一声声问候、一次次拜访,“土小”企业的整治、拆迁清零的统计,靠的是一次次上门督促,一遍遍实地测量,原来有一种工作模式叫作“行走着的一天”。

在工作群的动态中,随时可见历练干部同村三委干部共同工作的身影,或在矛调室共同接待信访群众,或在路边做商户工作,其实,形成这种工作状态,姑娘小伙们还颇费了一番心思。“村干部对我们很好,可能觉得我们不会待太久,一开始几乎不让我们参与工作。”90后女孩聂秀宇说。但年轻人是耐不住寂寞的,为了能够尽快融入,找到打开工作的切入口,他们就开始“刷存在感”,主动要求加入。村上每天8:30上班,他们就每天都提前到村里,主动与每一个来上班的村三委交谈,他们从最开始的疑惑到慢慢的熟络到最终的习惯。刚驻村时,正好赶上大气污染防治的前奏,三人小分队每天在村里转悠,“三个月下来,村里每个角落我们都探访了好几遍,还要经常翻墙、钻洞,真正是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这些年轻人的精力、能力完全超乎我们的意料。”八卦庙社区党支部委员张红军说,现在,村里大事小情都会和这些年轻干部坐一起开会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他们成了我们的村民,我们需要他们!”面对夸奖,驻村姑娘王真说,历练才刚刚开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