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ZHENGZHOU DAILY
网络平台给流动党员安了“家”
新密积极做好小麦备播工作
巩义专项整治学校食品安全
“千里眼”全天候监控秸秆禁烧
秸秆制成青贮饲料
公路养护工荥阳较技
中牟5项目入选郑州“非遗”
中牟一小学举行“新生开笔礼”
新密投用多功能移动执法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络平台给流动党员安了“家”
老君堂支部组织党员帮助杨青家收玉米

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任学军 文/图)近日,荥阳市汜水镇老君堂村党员杨青遇到烦心事——父亲生病需要自己照顾,家里近8亩玉米在等待收获。老君堂支部通过党员微信群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16名党员帮助秋收,其中88岁高龄、66年党龄的武运保也自愿加入帮扶队伍,他说:“我是老党员,要为大家带好头、树好榜样。”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微信群寻求帮助了,今年三夏俺也是因为加班不能回家,村里通过微信群组织党员先锋队帮俺家收了麦。是微信群给了俺‘家’的感觉。”杨青激动地说。杨青所说的微信群就是汜水镇党委专门为该镇流动党员建立的微信群“指尖上的堡垒”。今年5月以来,为将流动党员纳入“两学一做”管理,强化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破解流出、流入党员管理难的难题,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汜水镇党委探索利用移动客户端建立了覆盖全镇流动党员的“指尖上的堡垒”微信群。

“全镇流动党员310多人,除了年龄较大、不会玩微信的,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微信群。” 汜水镇负责人说,“建立这个微信群是为了随时提醒村级党员干部积极学习、不断适应新形势,同时,加强与在外流动党员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拉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

“指尖上的堡垒”微信建立以后,汜水镇党委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学习简报、活动开展情况及时通过微信平台发送至每个流动党员,让他们参与学习教育、参与组织活动。同时,也将三夏、三秋生产,防汛,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以及家乡的发展变化及时通报给在外的流动党员,打通了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联系渠道,让他们遇到难题“不找熟人找组织”,有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处理,有诉求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从而让他们安心在外工作。

平时关心流动党员,他们就会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南屯村陈发顺常年在外地销售农用管材,他在微信群建议:“村民浇地一直采用传统的自然漫灌,是一种浪费,建议村里采用农田喷灌,既节约水源,又能达到良好的浇灌效果。”老君堂村王增敏经常关注村里的发展变化,她建议:“美丽乡村建设是村里的大事,也是群众最关心的事,建议村里的党员干部能多到外地参观考察,借鉴先进经验,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荥阳有3400余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超过1600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安徽、湖南、湖北等地,从事建筑机械、阀门、汽车销售等职业。“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支部的根系扎在移动互联的土壤上。”荥阳市相关负责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