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区街新闻
残疾老兵的为民情怀
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区街
新事
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群众满意比天高
建筑工地安上监测仪
系列科普活动向居民开放
“五个结合”推进污染防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残疾老兵的为民情怀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邢广华

张书民今年58岁,家在未来路办事处。参战老兵,双目失明,但身残志坚,爱心强大,30年坚持义务为居民按摩,这就是他的人生节点。

上世纪80年代,张苏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弹片炸伤双眼。当双眼上的纱布解开后,眼前仍是一片漆黑,张书民顿时感觉到极度绝望:“这一生完了。”

1981年春,他退伍回到新郑老家。“刚退伍回到家里的时候,我很迷茫,那时我才23岁啊,我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干什么。我也不想靠国家养着,当一个寄生虫。但一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能干什么?”

23岁的张书民就这样在痛苦中挣扎。有一天,一位朋友来看他,给他带来了一份河南省按摩专科学校的招生简章,并建议他去学按摩。“学按摩?”张书民有点犹豫,因为在那个年代,按摩还是一个很新生的行业,很多人都还不熟悉。“但是仔细想想,没有更适合自己的行业,我就咬咬牙决定从事这个行业吧。”

本想着事儿不太难,谁知道,想考入河南省盲人按摩专科学校,得有相当的盲文基础。于是,张书民硬着头皮,开始从头学起盲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秋天,张书民考入了省盲人按摩专科学校,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拿到毕业证书。1984年,张书民被分配到市第一按摩医院。

拿到毕业证,也就拿到了为人民服务的“通行证”,上班不久,小张就在自己的家里支起了一张床,闲暇时为居民们义务按摩。从此,张书民30年如一日,开始了下班后义务为辖区居民按摩的漫漫生涯。

“我最近脊椎有点问题。”“找老张去,让他给你按按就好了。”在未来路办事处辖区,老张的名气可大了,不少受恩于他的居民纷纷给他做“广告”。附近居民身体上有什么不适,除了看医生外,大家都想到——找老张按摩。

“老邢的颈椎不好,老闫是颈源性头痛,老苏是类风湿……”说起院子里几十个老年居民,张书民都了然于心。经过他的精心按摩,邻居们的病好了很多。“也有人慕名前来,只要一打听按摩的老张,没有不知道。”一到周末,就有不少陌生面孔来找张大夫。

“能帮助大家,老张很快乐,因为他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这是身边普通百姓的由衷点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