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ZHENGZHOU DAILY
技能扶贫助群众甩掉“穷帽子”
荥阳旅游上线乐途旅游网
新密警方打造“合成作战”模式
玉米地里的机械化
中牟雁鸣湖镇启动 秸秆焚烧实时监控
巩义强化节日农产品质量监管
登封507万元奖补秸秆综合利用
荥阳环翠峪整治旅游环境
巩义27个路口安装“电子警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玉米地里的机械化

本报记者 史治国 文/图

三秋农忙时节,记者来到荥阳市高村乡,却很少看见以往农民在田间穿梭的身影。倒是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台台收割机“轰隆隆”地“吞噬”着一行行玉米,经过机器摘穗、剥皮、脱粒,金黄色的玉米粒如同喷泉自动进入储粮车内(如图)。

“现在,收玉米可以像收麦子一样,只要一过机器就成了玉米粒,直接就可以打包。”农民郝双河笑着说,几年前他家的7亩玉米地,收获时要累得全家人十几天都直不起腰来。除了收玉米棒子全靠手一个个地掰,搓玉米粒、晾晒等工序也都得靠人工。

转变是从一年前开始的。郝双河加入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自此,从种子选购到测土配肥、从粮食耕种到收储销售,全部由合作社统一安排。今年,合作社调动200多台农业机械提供耕、种、收、割服务,解放出大量劳力,减少了“狗刨鸡蹬、鼠嗑霉变”等粮食损耗。“不仅省力,而且省心。玉米亩产由原先的1000斤提高到1500斤,一年下来,可以增收好几千元。”郝双河说。

“只有籽粒硬、穗轴硬、秸秆硬的玉米,才能进行籽粒直收,这样玉米粒才能既完全脱落,又不被破坏,同时还要保证玉米的质量,这和玉米的选种育种有着直接联系。”荥阳市农技站站长李爱枝解释说,目前采用机械化籽粒直收,选种育种非常关键。为此,去年新田地种植合作社引进优质角质化玉米种植,不但收割时省心省力,亩产还比其他常规品种高出200多斤,获得泰国东方正大集团收储单品玉米等订单。

在荥阳市,随着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成本增加,玉米机械粒收是当前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测算,玉米机械粒收每公顷作业费用为1500元,比人工收获每公顷4000元,成本降低了37.5%;不论品种,单论机收就比传统收割每亩多收150斤,生产优势明显。

截至目前,荥阳市播种的43.5万亩玉米中,九成已收割完毕,其中36.25万亩通过机器收割,今年全市玉米总产量有望突破17万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