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ZHENGZHOU DAILY
灯下漫笔
怀南二首
让石头漂过大海
新书架
散文诗页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滴水藏海
让石头漂过大海

澜 涛

不久前,去德国柏林看望一位旧友。谈到她旅居德国多年的酸甜苦辣时,年近五十,平时那么优雅从容的她频频动容,甚至笑着笑着,眼泪就悄然滑出她大海般深邃的眼。

一周的行程很快就要结束了。

在我回国的前一天,晚饭后,朋友陪我步行回酒店。她突然就有了些伤感。只是为了打破尴尬吧,我找着话题:“在德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没有一些让你感到骄傲自豪的事情?”朋友闪应道:“有!当然有!好多呢!”未等我再问,朋友继续说道,“不说远的,也不说大的,就说咱们现在脚下的这些铺路石吧……”

朋友介绍,过去10年间,德国的石材厂关闭了约一半。主要原因就是德国的人工费太贵。柏林用来铺路的花岗岩从前都出自德国劳齐茨采石场,但人工费昂贵。比如,在德国,石匠的小时工资约为15欧元;在中国,工人每小时工资只需要1欧元。同样生产一吨花岗岩,在德国大约要1200欧元,而来自中国的花岗岩才250欧元。于是,一集装箱船一集装箱船的中国花岗岩从中国出发,经新加坡,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抵达鹿特丹,最后到达汉堡港。然后,再通过货车运到柏林。当这些花岗岩漂洋过海约2万公里后,价格仍旧大大低于德国自产的花岗岩。同样铺1.5万平方米的道路,“德国制造”耗资大约230万欧元,“欧洲制造”为170万欧元,而“中国制造”仅130万欧元。

…………

朋友的脸上、眼里熠熠发光。

我的思绪却异行到它处。我暗想,那么沉重的花岗岩能够成船成船地漂洋过海2万多公里,简直就是一个魔法。那个移山挪石的魔法师是怎样炼成的呢?回国后,我特别采访了一位石材出口商。

石材出口商告诉我,成本优势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以及不输他人的工艺——因为,仅论成本,花岗岩成本比中国低的国家有许多。

让石头漂洋过海的魔法貌似并不复杂。

也的确,很多时候,貌似高不可攀的山巅,其实遍布着登顶的路径,能够发现路的人,需要极大的智慧,而能否登顶则要依靠是否具备过硬的实力。所以,当我们还没有发现机会时,无须抱怨,也不必太急,可以经心地打磨登山之功。一旦机会跳进眼帘,就能够华丽一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