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致敬华夏 筑梦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普及姓氏文化 共铸电视精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河南打造文化圣城 姓氏文化是个好抓手
普及姓氏文化 共铸电视精品

——访《百家姓·起源故事》总导演张清

作为《百家姓·起源故事》的发起人和总导演,如今终于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张清既激动又高兴。从12年前因“河南人形象受非议”开始关注姓氏文化,到后来深入思考,张清早已经把传播根亲文化当成了毕生的信念。

“我心中有一座城,一座文化圣城,这是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好抓手。”依托《百家姓·起源故事》电视剧,去引领一种文化现象;借力这种现象,在河南打造一座文化之城;通过先贤圣祖的精神,来重塑我们的民族信仰,这是张清最终的心愿。

姓氏起源是传统文化的敲门砖

关于姓氏文化的梦,张清已经做了12年。最初,他只是单纯地想用根亲文化更好地树立河南人形象,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太过狭隘,思想渐渐从地域情怀升华到了家国情怀。

“我是个演员、是个导演,所以我选择了拍片子来实现我的梦想。纪录片内涵丰富,也很全面系统,但受众有限,故事片更通俗,观众不用费劲思考就能明白故事蕴含的意义,所以我坚持要拍一部好看的《百家姓·起源故事》。”

“姓氏文化是中原乃至全球华人的根文化,怎么形成聚合力?怎么唤起每一个老百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可,真切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荣耀感?”张清说,“姓氏起源”这一切入口,虽不全面,但可聚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读,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感受到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认识我们的先贤圣祖。

“只有先让大众关注,然后才能继续深入、再度挖掘。”张清说,他立志这辈子就做好这一件事——从姓氏根亲文化中寻找上古先贤的人文精神,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

颠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

发布会上,最让人震撼的,就是现场播放的三分钟片花。张清说,这是千挑万选精心剪辑出来的,想通过这些史诗电影般的镜头,颠覆人们对“百家姓”等传统文化的印象和认识。

“《百家姓·起源故事》从拍摄开始,无论是剧本还是道具、演员,都是精益求精,我们希望,每一个姓氏的起源故事都可以单独作为一部电影放映,能够让观众找到看大片的感觉。只有片子吸引人,才能起到传播效力。”

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一部好的文化作品能够放松和舒缓我们的心灵。张清认为,《百家姓·起源故事》正是在打造这样一部经典作品:“传统文化不应该总是以固有的形象出现,他也可以很时尚,先用影视剧这样一个好的形式吸引大家,这样才能再继续深入。”

“星跑团”跑出“龙族后裔”精神

张清介绍说,此次周小刚导演工作室的成立,也是另一种形式对《百家姓·起源故事》的支持。

“周小刚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导演。我希望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影视剧的拍摄中。只要能拍出好作品,就能聚合更多的人脉。”

张清决定于发布会次日,在郑东新区CBD启动“星跑团”马拉松。他说跑步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展现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希望借助这种形式向大众传递龙族精神、中国力量。

张清介绍说,此次“相约郑东,龙族后裔跑天下”没有特别策划和准备,参与人数不多,只是借此次《百家姓·起源故事》发布会的召开,邀约了其中10位演艺人员、10位企业家和10位媒体人士共计30人参加。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聚在一起,就是一片美丽灿烂的星空。”

张清计划以后每年都会举办两次“星跑团”马拉松活动。“希望明年春天举办的时候,会是百位演艺人员、百位企业家和百位媒体人士、海归新创以及高校学子,然后通过接下来每一次活动的继续带动、号召更多的人走进来。大家一起跑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跑出我们龙族后裔的精气神!”

王洪祥:愿为弘扬姓氏文化尽一己之力

虽然没有参加《百家姓·起源故事》第一季的拍摄,河南卫视《武林风》栏目2006年年度总冠军、被誉为“百姓英雄”的拳王、演员王洪祥也带着“任务”和期待来到了发布会现场:“在《百家姓·起源故事》接下来的拍摄中,我一定会参与其中,为弘扬姓氏文化贡献一己之力。”

王洪祥坦言,他起初对《百家姓·起源故事》并不太了解,听说张清用了十几年时间在筹拍“百家姓”题材,他心里满是感佩,也许拍摄这样的题材在很多人看来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他却发自内心地喜欢、期待这部剧。因为在王洪祥看来,自己被称为“百姓英雄”,与这部“百家姓”电视剧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另外,在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先贤故事,从传统姓氏文化中寻找做人、做事的根基,这样每个人、整个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坚定。

王洪祥说,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内寻找自我,而寻找自我首先就要搞清楚“我从哪里来”,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问题,而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它关乎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家姓·起源故事》通过艺术化的历史故事来帮我们回顾历史、追根溯源、丰富我们对祖先的认识,让我们系统全面地了解姓氏传承,是一件非常有社会意义的事。

在王洪祥看来,郑州报业集团策划投拍《百家姓·起源故事》,是承担中原文化传播、姓氏文化传承推广大任的文化担当,是“中国梦”的一种文化践行和具象表达,是在用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相信,有这么多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一起做这件事,《百家姓·起源故事》一定能够成为一部独树一帜的电视精品。”

黄河:用心拍摄观众喜欢看的精品

他在《百家姓·起源故事》剧中饰演炎帝。

他的名字叫黄河,提到自己所演的角色,黄老师自豪地说:“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能出演这个角色,我真的感到十分荣幸。”虽然当时刚入剧组时正值最炎热的七月,但相对于其他演员,自己还是比较“沾光”,黄河幽默地说:“好在我的剧服比较‘凉快’,因为我饰演的炎帝穿的是远古时期的麻布缕衣,那时还没有盔甲那样厚重的衣服。”话音刚一落,就引得在座几位演员大笑起来。

正是在夏季拍摄古装剧的艰辛,让黄河体验到了整个剧组的用心。“这次拍戏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整个制作团队的合作精神。”黄河说,拍摄时除了热,还有蚊子,但大家却精神振奋,每个人都很积极地在对台词、对戏,这样的拍摄环境让人很容易入戏,大家都非常执着地把每一个镜头效果拍到最好。他说,拍摄现场真正地感受到大家的心都在一起,“我们用心在拍,相信观众也会用心去看。”

宋娜: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最动人

小酒窝、大眼睛,在《百家姓·起源故事》宋姓得姓故事中饰演东篱公主的宋娜,现实中更让人眼前一亮。

刚一提到这部剧,她激动地告诉记者,最令她感动的就是导演张清,因为是老同学,知道十几年前他就有把这个剧本拍成电视剧的梦想,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忘初心,终于梦想成真。

“当时他找到我说要把这件事变成现实的时候,我很兴奋,同时又很敬佩一个人对于自己梦想的执着,我清晰地记得那时他的激情和兴奋劲儿。”宋娜说,她对百家姓的深层次认识也是从张导开始的,并通过拍戏,对姓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张清让我演宋姓的女一号时,我非常兴奋,因为我太想了解我的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通过参演,我了解了自己的姓氏,还帮朋友探问了他们的姓氏来源,这真是一个储备知识的好机会。”

除了通过这部戏获得了许多文化知识,宋娜还向记者坦言,这是她第一次拍打戏:“以前我主要拍的都是文戏,因为小时候练过舞蹈,觉得武打戏有一定的柔韧度就可以了,真拍打戏的时候,发现还真不是一回事。”正是这种不同,让宋娜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让自己的演艺经历更丰富了。

霍青:走心演绎人物最闪光的部分

曾在《我的兄弟叫顺溜》《楚汉传奇》《三国》中有出彩表现的霍青,此次在《百家姓·起源故事》中饰演宋姓始祖微子启。虽然他完成拍摄已近半年时间,但“记词快、忘词也快”的霍青却牢牢地记住了微子启这个人物,也牢牢地记住了部分感人肺腑的台词。

“以前在我的印象中,《百家姓》是和启蒙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我没想到这个题材能以这样长篇大剧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霍青说,《百家姓·起源故事》并不是一部简单地介绍得姓始祖故事的剧,它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有好看的故事、有厚重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部在紧凑的时间里拍出的高质量作品。

霍青说,此次他饰演的微子启与他之前在新版《三国》中饰演的鲁肃、在《楚汉传奇》中饰演的张良等角色类型较为相似,都是心怀天下的人物,然而微子启与其他角色又有很大不同,“《百家姓·起源故事》需要在很短时间里讲述一个好看的故事,因此对于戏剧冲突、人物塑造有着更高的要求,我需要在一段简短的演绎中为大家呈现人物最闪光、最动人的部分。”

“我从自己在《百家姓·起源故事》中出演的这集可以看出,这部电视剧并不像大家起初想象的那样生硬,相反,它没有什么大道理,人物塑造也并不高大上,比如我演的微子启,他非常丰满、接地气,与观众毫无距离感。”霍青表示,虽然他已完成拍摄近半年时间,但仍对剧中的许多感人细节印象颇深,相信播出后也一定能打动观众。

李君峰:精益求精创作态度贯穿始终

石姓得姓始祖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很多人并不陌生,此次在《百家姓·起源故事》石姓得姓故事中,李君峰饰演被父亲石碏定计杀死的石厚。

李君峰坦言,最初被邀演时,他心里有些打鼓:“我听说《百家姓·起源故事》是一个姓拍一个单元,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不是拍系列儿童剧吗?但是在看完剧本后我立刻打消了这种疑虑,这部剧是在用电影结构的剧本来拍摄电视剧,剧本非常打动人心。”

李君峰曾在《芈月传》《戈壁母亲》等剧中有精彩表现,他十分看重剧本,在他看来,剧本的好坏直接关乎作品的质量,“《百家姓·起源故事》是一个单元一个编剧,每个单元的剧本都会开很多次会议研讨、修改、提升。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不仅体现在剧本创作上,还贯穿渗透到演员表演、服装道具、布景设计等各个层面。”

回忆起拍摄过程,李君峰记忆犹新:“这部剧题材厚重,大家都知道是在为弘扬姓氏文化尽一己之力,所以在拍摄中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剧组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抱着很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创作,大家心里想的都是能不能拍得再好一些。整个剧组都是在用心做一件事,我相信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一定会好。”

苌哲涛:不仅是部电视剧

更是文化的普及

说到《百家姓·起源故事》,苌哲涛满脸的自豪感:“这其实不是一个小格局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中原或者河南的事情,其实这是整个中华民族需要做的事情,其意义就浓缩在‘致敬华夏,筑梦中国’这八个字当中,所以我很自豪参与其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苌哲涛还说道,每个姓氏起源故事的背后都有许多值得考究的人和事,《百家姓·起源故事》除了为观众讲述姓氏来源,更是揭秘那些关于得姓始祖不为人知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倒不如说是文化的普及。

谈到自己的戏份儿,苌哲涛说他刚入剧组时刚好入夏,吃住都在横店,笑称那是一段“很遭罪的时光”,让他感触最深的是整个剧组的凝聚力:“厚重的服装,炎热的天气,但剧组里没有一个人在抱怨,反而大家伙都很积极地在商量和切磋对戏,都很热情地投入到拍戏中去,这点让我很感动,也自豪能为这部大剧做出自己的贡献。”

郑报融媒记者 秦华 于淼 苏瑜 文 河宁 宋晔 周甬 白韬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