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3版:郑州!郑州!浴火重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钧霹雳开新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钧霹雳开新宇
市民欢庆郑州解放
我军战士在战斗中

经过周密部署,1948年10月22日拂晓,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对郑州守敌的四面包围。郑州之敌发觉解放军主力后,畏惧被歼,不敢固守,于6时弃城沿郑(州)新(乡)公路向西北黄河铁桥方向溃逃。人民解放军因势利导,将预定的城市攻坚战转变为野外歼灭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1万余人,一举解放了这座中原重镇。

郑州以北战役大致可分为薛岗、苏家屯阻击,老鸦陈围歼,夺取邙山头、控制黄河铁桥三个战斗阶段。

1948年10月22日,毛泽东以《我军解放郑州》为题写的一则消息,准确、鲜明、生动地总结了郑州解放的情况,一直被誉为新闻写作的范文和精粹。

我军解放郑州

新华社郑州前线22日24时急电 我中原人民解放军于今日占领郑州。守敌向北面逃窜,被我军包围于郑州以北黄河桥以南地区,正歼击中。郑州为京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点,历来为军事重镇。蒋介石因徐州告急,被迫将驻郑兵团孙元良部三个军(按:国民党从10月起整编师均改为军,整编旅均改称师)东调,郑州守兵薄弱,我军一到,拼命弃逃。现郑州东西之中牟县、北面之黄河桥均被我军切断,逃敌将迅速被歼。

薛岗阻击 坚守阵地

九纵是4 支解放郑州战役纵队中阻击敌人北逃的核心纵队,也是解放郑州战役的主要参战队伍。

1948 年10 月21 日深夜,九纵二十七旅七十九团来到薛岗。22 日7 时,敌人先头部队两个营首先与我军接火。守候已久的二营激战1 小时挫其先锋。9 时30 分,敌九十九军二六八师主力向我薛岗、苏家屯阵地发起轮番攻击,七十九团与突入村寨的敌人展开巷战,打退敌人数次冲锋,牢牢守住阵地。10 时许,驻古荥镇之敌一〇六师三一八团南向接应,遭豫西军区第四军分区基干团顽强阻击,不得前进。

上午11 时,九纵司令员秦基伟带领几位参谋人员赶到二十六旅指挥所重新组织战斗:以纵队主力拦腰突击,打乱敌人部署。二十六旅沿布袋庄、石佛、五龙口、兴隆铺、王庄和冉庄、十二里屯、二十里铺三个方向向老鸦陈和固城突击;二十七旅经孟寨以南、小杜庄、大小铺向陈寨方向兜击,并以一部兵力向花园口方向追歼逃敌,以造成分割围歼敌人有利态势。规定统一于15 时向被围之敌发动总攻。

12 时许,北逃之敌又向我薛岗、苏家屯、固城阵地猛扑过来,企图夺路逃生。坚守薛岗的七十九团指战员奋力拼杀,连续挫败敌人三次冲击,敌人弃尸盈野。14 时许,七十九团实施反冲击,

将进攻之敌击溃,并乘胜追至老鸦陈村北。在固城担负机动防御的分队,节节抗击,后撤回苏家屯阵地,敌人占领固城。15 时,敌人又以3 个团的兵力,由九十九军参谋长佘辉庭亲自督战,沿铁路、公路两侧向解放军薛岗阵地发起疯狂进攻。此时,进占固城之敌已攻到我薛岗阵地东北角,南援之敌三一八团和一一五团各一部占领杜庄。南北两敌对薛岗形成夹击之势,相距仅1500 多米,形势十分危急。九纵七十九团在四面受敌情况下,死死关住了敌人北逃大门,阵地岿然不动,有力保障了战役的全胜。

全面突击 围歼顽敌

老鸦陈是个500 多户人家的大村庄,分南北两寨,每寨方圆半里。此时逃敌大部、指挥机关和车辆辎重等均被我军压缩于此,人马嘈杂,一片混乱。

15 时许,纵队主力向敌发起全面突击。一阵炮火之后,七十八团一营和七十七团二营相继攻入南北两寨,杀声四起,火光硝烟笼罩了老鸦陈。敌辎重塞道,人马失措,不成建制地狼奔豸突,先蜂拥至村东北角,旋即向二十里铺和固城方向逃窜。这时,我七十六团和七十八团主力已进至二十里铺一线,除七十六团一营出固城配合七十九团截击敌人外,其余迅速展开,由东向西兜击。坚守薛岗的七十九团二营也向敌人实施反冲击,由北向南击敌侧翼。二十七旅八十团主力则由二十里铺向固城以北追歼逃敌,八十一团主力直插花园口,防溃散之敌由此夺渡漏网。

这是一场浩大的野外追歼战。各初级部队行动迅速,攻击猛烈,并加强了友邻间和步炮间的协同,打得敌人没有喘息之机。失去指挥的溃散之敌被压缩于老鸦陈、二十里铺之间长宽不足2.5公里的狭小地域,像无头的苍蝇,满地乱窜。至17 时,猥集于老鸦陈和固城地区的敌人除了少量沿黄河大堤逃往开封外,其余全部被歼。

郑州战役 歼敌万余

由北南援的敌军三一八团、一一五团见主力被围歼,知大势已去,连忙撤回邙山头要塞,企图凭险待变。

九纵主力聚歼老鸦陈之敌后,豫西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张显扬率部于22 日19 时攻占邙山头以南的广武车站。24 日拂晓,二十七旅突破敌前沿阵地,并控制了邙山主峰南坡。但在向纵深发展时,由于敌人火力封锁严密,工事坚固,第八十团、第八十一团连续攻击多次都没有效果,部队伤亡较大。

15 时,九纵二十七旅、四分区基干团与黄河北岸华北野战军第十四纵队一部同时向黄河铁桥两端桥头堡发起进攻。八十团一营英勇顽强,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克服了两米多高的铁丝网,搭人梯越过3 米多高的外壕,占领黄河铁桥南岸火车站及桥头堡,切断了敌人准备炸毁黄河铁桥的引爆电线,有效确保了黄河铁桥的安全。同时该团三营奋勇向主峰发起攻击,连下5 个地堡。八十一团三营利用沟壑楔入敌纵深,夺取了5 座弹药库。四分区基干团一个营也突破敌阵地,从西面攻上邙山。至19 时,邙山头守敌除一个连漏网外悉数被歼。华北野战军十四纵队此时也已占领黄河铁桥北端。九纵二十七旅与华北野战军十四纵队在黄河铁桥上胜利会师,郑北歼敌之战落下帷幕。

解放郑州战役总计歼敌1.1 万余人。

百废待兴 重建家园

郑州浴火重生,回到人民手中。

获得新生的郑州百废待兴,恢复与发展生产显得尤为迫切。

194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党委决定谷景生代理中共郑州市委书记。10月28日,郑州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下设公安、文教、工商3个局,辖3个区。

11月 21日,中共郑州市委正式成立。同日,市委召开首次会议,确定了大力搞好工商业,恢复教育,满足工作及群众生活的迫切要求,同时有重点地清理敌伪残余的大政方针。

1948年11月,市商会筹委会成立。到12月份,全市39家机器工业中,有33家开工;22家面粉厂积极改进机器设备,扩大生产。

1949年5月召开的郑州市首次党代会明确:今后郑州市的中心任务,是恢复与发展生产,依靠工人开展工运。

为了加强市政建设,市政府在财力、物力极端匮乏的情况下,采取“以工代赈”办法,发动市民把顺河街、迎河街和解放路修建成水泥路面,逐步修建了二七路、德化街、西大街,安装了路灯,进行了绿化,同时增添了自来水、公交车,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

1951年,土地改革工作迅速在郑州市郊区展开。郑州农村结束了几千年来延续的封建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来到郑州视察,并当即指示,要把郑州车站建成远东最大、最完善的客运大站。自此,郑州铁路和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953年4月,市七次党代会召开。会议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把城市基本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为主题。会后,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在全市铺开。

1954年10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河南省人民政府从开封迁来郑州。省会迁郑后,郑州发展全面提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