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嵩山论坛 对话文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
世界文明在这里精彩对话
嵩山论坛 2016年会闭幕
文化论坛 分享智慧
“五落实五到位”的企业实践
安全生产系列报道 ·开栏的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世界文明在这里精彩对话
——嵩山论坛2016年会综述
嘉宾端坐千年将军柏下,围绕“迈向对话文明”展开对话与交流。
郑州日报报道受到与会嘉宾关注

亿年嵩山默然见证,世界文明精彩对话。

昨日下午,为期两天的嵩山论坛2016年会在天地之中登封市落下帷幕。两天来,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围绕“转化与创新:迈向对话文明”,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对话。“世界好声音”唱响中原,“中原好声音”唱响世界。

闭幕意味着新的开始。今年的嵩山论坛已完美谢幕,我们共同期待来年的论坛带给我们一场新的思想盛宴。

嵩山论坛成为高端文化品牌

成功走过5个年头的嵩山论坛已经成为立足中原、辐射全国、展望世界的高端文化品牌,成为汇聚人才、研究文化、展示成果的重要文化交流平台。论坛主题尽显人文情怀。

助推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是嵩山论坛一以贯之的核心主题。但每年的嵩山论坛都会紧扣时代发展,确定一个年度主题。从首届的“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第二届的“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第三届的“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第四届的“和而不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本届的“转化与创新:迈向对话文明”,与时俱进,各有特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所有文明面对的难题。今年论坛“转化与创新:迈向对话文明”的主题体现了传承历史文明、关注人类福祉的人文情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成为本届论坛嘉宾多次提到的“热词”。多位专家学者对嵩山论坛的年度主题给予高度评价并对论坛寄予厚望。

论坛主题呼应世界发展潮流

“本届嵩山论坛的主题,强调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相信嵩山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交融,为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积极贡献。”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说。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丁奎淞则认为,本届年会以“转化与创新:迈向对话文明”为主题,就是要通过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不断的、深入的建设性对话,探寻人类可以共享的精神财富,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世界。

将军柏下群贤坐而论道

昨日上午,嵩山论坛2016年会文化论坛在登封举行。古老的嵩阳书院,众多国内外嘉宾端坐千年将军柏下,围绕“迈向对话文明”展开对话与交流。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每一个文明都需要利用其资源优势,创造性转化其核心价值,使其既包含深刻的传统性,又包含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在世界文明大潮中凸显出自己的独立特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涛以大陆儒学的发展为例,表达了对中国新儒学的信心。美国卫斯理大学哲学教授安靖如则表达了对儒家民主观念和其领导力的观点的支持。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说,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中,精髓是和,合作共赢的观念本就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未来的文明应当是对话文明,不应是封闭孤立的,更不应是对抗冲突的。对话的文明,基于文明的对话。而嵩山论坛正是以实际行动在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话河南转型发展新机遇除了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话题的探讨也成为嵩山论坛的重要内容。作为论坛主办地,河南、郑州希望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河南、郑州实际和全国、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为河南、郑州经济发展“把脉问诊”。

为河南经济发展献计把脉

28日举行的嵩山经济论坛上,与会的政、商、学界代表围绕“经济转型与行稳致远”的主题展开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这国家五大战略规划纷纷落地河南,将成为未来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平台,也使整个河南、郑州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

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认为,如今,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航空、高铁的快速发展,使经济活动突破了区域限制,“不沿边不靠海,对外开放靠蓝天”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河南发展的新优势,出现了郑州首创的“航空经济”新形态。立体的“丝绸之路”也为河南继续深度开放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如今的河南正从“航空经济”向“枢纽经济”继续发展。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认为,平台最大的功能就是集聚要素、整合要素,释放发展能量。河南要利用好五大战略性平台,争取国家的先行先试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春江水暖鸭先知。整日在市场摸爬滚打的企业家们对发展机遇有着敏锐的把握,对企业如何转型有着深切的体会。面临好环境、好机遇,企业家会再度迸发创业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说,只要一个企业把客户的需求,作为企业前进发展的动力,把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自己发展的动力,把为客户提升服务作为自己转型的方向,企业就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郑报融媒记者 武建玲 苏瑜 徐刚领 徐智慧 文 李焱 宋晔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