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2016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1/2016-11/08/05/20161108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战场”
中国(郑州)产业 转移对接活动开幕
专家共话食品产业发展
军民融合发展对接 五个项目现场签约
院士专家为制造业强省建言献策
“走出去” 拓展国际新合作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 中西部转移趋势显现
发展化工新材料正当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 中西部转移趋势显现

本报讯(记者 黄永东)昨日下午,2016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之一——汽车(含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暨专题对接会成功举行。我市中牟县和经开区两家汽车产业集聚区在会上作了现场推介。

来自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奔驰、郑州海马、广汽集团、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宇通客车以及国内知名零部件企业中原内配、天海汽车、新航集团、西峡汽车水泵的专家和从业者在研讨对接会上交流了各自对产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据与会专家介绍,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已连续七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家。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与产品供应链基本完善,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后市场与回收利用再制造等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但同时存在行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等问题。其中,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薄弱,生产制造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低下,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产品对外依赖度高,产品质量可靠性、一致性不足等因素已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因素。

与会从业者认为,目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存在着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地方政府如能在整车厂家引进、产业环境打造、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等方面作出努力,将会赢得一定优势。而汽车零部件厂商必须瞄准技术创新的前沿,主动参与到整车厂新品的研发中,才能在发展中持续壮大。另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刚刚起步,未来将是新兴的机遇。

我市中牟县和经开区两家汽车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现场推介。据了解,目前我市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5家,改装车企业1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50余家。2015年,全市整车产量达51.4万辆,专用车及改装车产量2.13万辆,实现销售收入750亿元;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约为30%,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