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郑州助力网络空间 防御技术获重大突破
抢抓战略机遇 提升郑州地位
北三环彩虹桥沿线 批发市场实施外迁
国家技术转移 郑州中心运营
重污染预警升级为黄色
我市民用集中供热 彻底告别燃煤锅炉
郑州机场年底前还将 进口南美水果7000吨
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控制学生团员比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助力网络空间 防御技术获重大突破

据新华社上海11月13日电(黎云 杨森)经科技部授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测试评估,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等科研团队联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网络空间拟态防御理论及核心方法”近期通过验证,测评结果与理论预期完全吻合。这标志着我国在网络防御领域取得重大理论和方法创新,将打破网络空间“易攻难守”的战略格局,改变网络安全游戏规则。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环境的现象。200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从条纹章鱼能模仿十几种海洋生物的形态和行为中受到启发,提出了研发拟态计算机的构想。在科技部和上海市的共同支持下,拟态计算原理样机研制成功并入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2016年1月起,由国内9家权威评测机构组成的联合测试验证团队,对拟态防御原理验证系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验证测试。测评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拟态防御原理验证系统测评意见》认为:拟态防御机制能够独立且有效地应对或抵御基于漏洞、后门等已知风险或不确定威胁。受测系统达到拟态防御理论预期,并使利用“有毒带菌”构件实现可管可控的信息系统成为可能,对基于“后门工程和隐匿漏洞”的“卖方市场”攻势战略具有颠覆性意义。

邬江兴介绍说,我国是遭受网络攻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现有的网络防御体制采用的是“后天获得性免疫”机制,先“亡了羊”,才能通过打补丁、封门堵漏来“补牢”,对于不能感知和认知的网络攻击几乎不设防,而拟态防御理论与方法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