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宋代女人
稻 浪
弄玉吹箫图 徐乐乐
方言, 游子的名片
寒夜
雪国雾凇 王国强 摄影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
《三国史秘本》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急诊医生通知我会诊,简单检查后,明确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马上介入治疗。当时他已经是休克血压,情况非常危险,我一边联系导管室做手术准备,一边着急联系他的家人。正准备拿他的电话找他家人的号码时,他的电话响了。一看来电提醒,写着“娘子”,我不由松了口气。瞬间我心动了一下,看不出都是中年男人了,还这么浪漫,想对方显示的号码一定是“相公”。接了电话,我先自报医院,介绍了他的情况,才问道:“你是他爱人吧?你能赶过来签字吗?”对方略略犹豫了一下,跟我说:“不好意思,我是他朋友,你打一个叫王梅的电话,是他老婆。”

我愣了一下,不容多想,找到王梅的电话打了过去,是个冷淡的女声,劈头就问:“什么事?没事我挂了。”我连忙再次介绍身份和他病情的危重,这次,对方的声音温和了:“谢谢你啊医生,我和儿子马上赶到,该怎么抢救全听您安排,别等我,免得耽搁了。万一不行了我们也不怪你,他老子和哥哥都是一样的病,刚送到医院就死了,救都来不及。”

我放心了,有前车之鉴,起码更理解这疾病的凶险。

待母子俩赶到,手术已经接近尾声,好歹暂时保住了性命。我找他俩签字,再交代一下病情,儿子满脸担忧,妻子倒异常镇定和冷静,一一把手续办完,病人送进了监护室。

我到监护室查房,来来回回只见妻子在照看病人,很疲乏的样子。每次都谢我,很客气,可看她照顾男人总是跟别的家属不一样,周到、细致,却缺乏温情的嘘寒问暖,只像是在完成任务。男人被照顾着,也有种讪讪的表情。我看着,也不作声,想着那个叫“娘子”的电话。

一天在走廊,看见妻子呆呆地坐在监护室门口的板凳上,我突然心生怜悯,想上前安慰她几句。她看见我,还是努力挤出个笑容给我。我正要开口,她手中的电话响了,我俩都低头看电话,应该是男人的话机,显示“娘子”。她拿着电话,一动不动,任电话铃响,我不忍心,拿过来,按了结束键,电话显示“娘子(23)”,应该是一直在拨打。

我突然觉得很生气,也不知道为什么。把电话塞还给她,愤愤不平地说:“这种男人你还要他干什么?一个人过也好哇。福没跟着享,生病了倒要你伺候。当时不如让我们别抢救……”

她摇摇头,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冲我抿抿嘴,算是笑过,进去了。

又过几天,他出院了,也不知道回哪里休养。

亲爱的丈母娘

杨师傅是代班司机,专门开夜间的士,白天除了睡觉就是打点小牌,家里的事从来不管,只出钱不出力。结婚晚,33岁才娶了个23岁的小媳妇。老婆从小娇生惯养,刚结婚还没什么,生了孩子就乱了方寸,坚决要求和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杨师傅是个大男人,哪里愿意和丈母娘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诸事不便。奈何老婆实在无能,自己的工作性质也实在帮不上多少忙,还是搬到了丈母娘家。

杨师傅的丈母娘是那种做事风风火火的人,里里外外一把能手,做饭、带孩子、做家务全揽了,不由他们插手,也瞧不上小两口做事。就是一张嘴厉害,这边做,那边说,唠叨杨师傅挣钱少、熬夜身体不好、打牌败家之类的话,也不是真的嫌弃,只是话说得不中听。

杨师傅开的士,什么人没见过,谁好谁坏倒分得清。虽不跟丈母娘计较,到底心里有些不痛快,跟丈母娘就隔着点。

一次下晚班回家,见丈母娘正在试电子血压计。原来药店搞促销,买药送血压计,丈母娘有高血压病,每天吃药,就送了个血压计回来。

杨师傅看见丈母娘,没准备多说话,打个招呼就要回房间睡觉。丈母娘正摆弄呢,总觉得血压量得不准,见杨师傅回来,硬拉他量个血压,说他血压正常,量了当个标准。

犟不过丈母娘的热情,杨师傅端端正正坐着量了个血压。数值出来,两个人吓一跳,220/110mmHg,都说血压计坏了,再量一遍,更高,250/130mmHg。

杨师傅又紧张又害怕,自己什么感觉没有,头不痛不昏,怎么血压会这么高?丈母娘到底是老病号,有经验,社区都做过培训,有事找警察,有病打“120”。丈母娘当时打了“120”,不许杨师傅动,把自己的高血压药和速效救心丸拿来,吃的吃,含的含。就这样杨师傅被送到了我们医院,住了院。

检查结果出来,还真有问题。杨师傅心脏血管堵了,给放了支架,后来血压也控制平稳了。

我到病房查房,看见老妇人每天给他送汤送饭,以为是杨师傅的妈妈,跟她打招呼:“您儿子恢复得不错,就是以后要注意血压情况,吃饭少放油和盐,找个不熬夜的工作吧。”老人笑眯眯地点头谢我。

杨师傅得意地介绍道:“这是我丈母娘,那比我妈还亲。要不是她老人家,我这条命算是废了。”

老妇人满意地笑着说:“一个儿、半个儿,都是儿。能不亲吗,净说傻话,难怪你二百五呢!”(当地称女婿为半个儿)

大家一愣,老人得意扬扬,说:“你血压高到250,那不是二百五吗?”

大家哄堂大笑。

老实人不老实

他很木讷,话少,问病史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摸着头不好意思地笑。还是他老婆利落,三下五除二把他的病史讲清楚,该签的字、该谈的话都一一搞定。跟我埋怨他:“他呀,三棒子打不出个响屁,只会干活,要他跟别人谈生意就往后躲,家里里里外外全靠我。三个老人走,从住院到料理后事,他只晓得闷头抽烟,百事不管。别人都说,没有我,他吃饭都不知道怎么张口。”

我一边整理住院资料,一边安慰她:“这样也不错啊,人老实就好,省得在外面搞些鸡飞狗跳的事,反而家里不安宁。你当年看中他的,不也是老实吗?”

她挺得意的:“那倒是,他年轻时就不爱说话,会做事,踏实,没有花花肠子。我们那里在外面包小三的、赌博借高利贷的、偷偷卖房子的蛮多,我们家算安逸的。姑娘儿子都争气,像他们的爹,不声不响,只读书,现在都研究生毕业了,一个教书、一个搞学问,出息大着呢。”

还真是挺幸福的一家人。

19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