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栏目记者 龙雨晴 名师名片:陈晓,中学高级教师。曾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连续三届获郑州市名教师称号,被评为郑州市第二届终身名师。现任教于郑州市第九中学。 在许多人眼里,教师是一种辛苦的职业。但在陈晓心中,教师是一份自己所选择的且乐意为之付出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每取得一点成绩就感到很高兴,这没什么辛苦可言。”陈晓说,“正如我经常告诉学生的,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心态积极了,事情就能变好。” 成长:高起点带来高期望 “万事开头难”,陈晓却觉得自己的成长之路十分顺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诚挚之心,陈晓一毕业就在各方面受到诸多青睐:“当时许多市教育界的高手都在指点我,毕业两年就有幸到郑州市参加全市竞赛,我的成长没走过什么弯路。”谈及当年,陈晓尤为感激。 这样的高起点,也让陈晓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既然开头比较好,我就需要更加努力和认真,心里对自己的期许就是把课上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带出成绩是应该的,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如今,陈晓当老师已经22年,从受到别人指引的青年教师摇身一变,成了现在青年教师们的榜样,各种荣誉随之而来,但他从不止步,而是更加干劲十足。“努力付出了就能获得好的成绩,这样的感觉很好。”陈晓说,“我从未因为自己生病或者有事耽误学生一节课,只要站在讲台上就能专注投入。” 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陈晓还把自己的顺利成长归功于学校公正的风气:“一个老师的成长和学校的环境分不开,我们学校老师的获得和付出成正比。这是一种正气,有利于老师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陈老师上课很有特点,一道题能被他变成8道题来讲,灵活性特别强。”即使是已经毕业十几年的学生,说起陈晓的课堂还是印象深刻。 说到此事,陈晓哈哈一笑,吐露授课秘诀:“我讲课不仅给学生灌输知识,还会把我的思考过程展现给学生。一道题目怎么变成别的题目,如何通过增加条件变得更强大一点,或者削减条件变得更简化,和学生共同探讨,一起找思路,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这门课,才能把这门课上好。” 一道题变成8道题,在学生看来,这是个顺水推舟的过程,但对于老师来说其实是硬功夫的考验。“老师入题海,学生出题海。”陈晓说,“老师做题少了就抓不住规律,只有做的题多了才能把这一类题或者有变式的题都能总结到位,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老师一定要多做题,多总结,而不是经常给学生发题,只会就题讲题。” 管理:平等相待加强沟通 不仅拥有22年的教师经验,陈晓当班主任也有16年,对于班级管理和与学生的相处很有一套,深受好评。在这一方面,他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公平”二字。 “学生刚一入班时我就会跟学生说,在我这儿你就是一张白纸,历史都是自己书写的。随后立下一些规矩,规定好学生、班级要往哪个方向走,共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老师对学生理应做到人人平等,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一定要同样对待,班级管理要透明。”陈晓说。 除了公平之外,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也十分关键:“通过最初的一个月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诚恳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不只是挑他的毛病,而是真心地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才听得进去,和风细雨的工作效果会更显著。”陈晓认为,通过这样的努力,尽早形成班风和学风,对班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