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织密安全“天网” 护航出行平安
我市发布重污染黄色预警
捐赠衣物的“洁净之旅”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宣传活动走进校园
11月精细化管理考核揭晓
高招艺考校考方案公布 省外院校在豫设五考点
600多万元全额支付到位
警方9小时侦破“11·30”命案
倒车倒进修车沟 众人相助脱险境
农闲时刻学技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捐赠衣物的“洁净之旅”
清洗
熨烫
缝补

本报记者 李娜 文 李焱 图

在我市不少社区门口,都有绿色的慈善箱,市民家中有不穿的衣物,会随手放在这里。每周两次,都会有标示着“郑州慈善”的车辆前来收取这些衣服。

这些衣服去哪里了?会不会经过消毒?带着问题,记者来到郑州慈善爱心公益联盟基地,实地探访大家捐赠的旧衣去处。

六个环节 旧衣换“新颜”

在基地内,堆满了回收箱收回的衣物。

在一个工作台两侧,站着6名工作人员,他们正在对衣物进行分拣,将符合标准的可以捐赠的衣物分拣出来。按照季节、材质等不同,把分拣的衣物放在不同的箱子里。

随后,便有工作人员将箱子中分拣好的衣服进行清洗。基地内摆放着一台大型洗衣机,正在运转,工作人员表示,洗衣机一次可以清洗60件衣服。清洗并烘干的衣物将进行臭氧消毒。“因为消毒需要一次进行4小时,所以都是晚上进行。”消毒后,几名工作人员对这些衣物进行整理,如果有掉了纽扣、拉链损坏等情况,他们将进行修补;修补好的衣服,由另外的工作人员进行熨烫。

最后一个环节是“包装”,每件衣服叠好之后,独立放置在写有“郑州慈善”的透明塑料袋里,袋子上贴有标签,写上尺码、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

“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整理、包装,市民捐赠的符合条件衣服都要经过这些环节,保证交到困难群众手中的是干净卫生的衣服。”该基地工作人员石慧峰告诉记者。

衣物捐赠去向有据可查

采访中,郑州慈善爱心公益联盟基地负责人石胜利告诉记者,对于每一件衣物的流向,他们都用专门的捐赠记录表进行记录。

据介绍,自去年11月18日“衣暖人心”公益项目启动以来,全市共铺设衣物回收箱近1100个,接受爱心市民捐赠的衣物530吨,其中有15万件衣物可利用,一年来,已经帮助9万多人次。目前基地库存衣物5万余件,将在今冬针对环卫工、农民工、困难居民等群体陆续发放。

捐赠模式实现常态化

对于旧衣物的回收,石胜利告诉记者,该项目是跟郑州慈善总会合作,因此,所有明细都受慈善总会的监督和监管:“对于不符合捐赠的衣物,会送给有资质的企业,经过加工处理变成无纺布和塑料大棚的保温棉。这样既保证了衣服的质量,满足受助人群,还能够避免二次浪费,形成了常态化、环保化的捐赠模式。”

有需要衣物的群体可以通过郑州慈善总会进行对接,个人可以登录爱心公益联盟网站进行领取。而在明年,郑州的每个县(市)区,都会至少建立一个实体慈善超市,届时,市民可自己去领取需要的物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