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郑报融媒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孙娜 张超 核心提示 郡县治,天下安。 县(市)区、开发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县(市)区、开发区的发展,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历史基础,要顺应群众的发展期盼,要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市对本区域的发展定位。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也相继举行。省会郑州所辖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会议精神,谋划了怎样的发展蓝图?推出了怎样的发展措施和惠民之举?即日起,郑报融媒推出大型全媒体报道“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县(市)区委书记访谈”,今日刊发惠济区篇。 “文化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市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把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作为提升全市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重要载体,这对环境生态优势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惠济区而言,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也是区委、区政府的责任担当。”谈起未来五年发展前景,惠济区委书记黄钫信心满怀。 近年来,惠济区依托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围绕郑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和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遇,按照“一核一带三组团”空间布局和“一核引领、一带振兴、组团发展、多点支撑、全域旅游”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都处于历史最高位,各项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 按照省、市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惠济区明确新一轮发展方向:以“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保护开发为龙头,着力推进“文旅、商旅、农旅、工旅、康旅”五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区空间、城区生态、城区产业、城区管理、城乡形态”五个转型升级,努力将惠济区建设成为“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用五年时间把惠济区打造成为省会北部景致最美的生态新城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8月前往惠济区调研全域旅游、荥泽古城复建和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保护与开发项目时提出:要充分论证,以保护为主,兼顾开发利用;要彰显历史文化特色,丰富城市文化,不留历史遗憾;要探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走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如何保护开发好现有历史文化遗产,如何深入发掘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如何以发展旅游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记者了解到,为配套 “古荥大运河文化区”建设,惠济区同步谋划了“四个片区”发展思路: 围绕古荥运河文化区保护开发,梳理古荥片区历史文化资源,发挥该区域1个世界级文化遗产、4个国保、5个省保和9个市保文物单位优势,恢复重建“荥泽古城”,将其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以大运河(通济渠)惠济段为中轴,带动惠济新区片区发展,同时带动沿线7个村庄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依托于大运河自然生态风貌和历史文化遗存,结合沿黄生态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康体休闲、健康养生等业态。 在惠济行政中心核心区域打造惠济特色商业区片区,该片区以惠济中央公园和惠济万达广场为核心,重点发展高端住宅、大型商业以及以室内娱乐为主的综合商业中心,将其打造成为北部商业、文化、休闲和公共服务中心。 高标准建设北部商业中心片区,该片区围绕北三环及江山路两侧,着力发展高端商业,营造浓厚的北区商业氛围,提升北区居民生活品质。目前宜家项目已初步选址这个区域,下一步麦德龙、迪卡侬这些欧洲品牌也将纷纷入驻,这一区域将成为省会又一个高端商贸区。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保护好、利用好惠济区的独特优势,发展好、建设好惠济区的美好未来,全心全意为惠济区近30万人民谋福祉。”黄钫说。 (相关报道见5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