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济区加强“两馆”建设 服务基层群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惠济区加强“两馆”建设 服务基层群众

本报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刘 晶 文/图

惠济区文化馆、图书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开展“文艺走基层”“文化走基层”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惠济区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开展非遗项目展演活动。

惠济区市级非遗项目烙画传承人任更顺与留学生进行艺术交流。

在今年 “郑州市戏曲大赛”中,惠济区文化馆戏曲研究室培养的选手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惠济区文化馆舞蹈《青花韵》代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参加“东亚艺术节”,一举夺得金奖。

文艺走基层

服务人民群众

惠济区文化馆是国家二级文化馆,专职从事群众文艺创作、研究、策划、组织、辅导、培训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近两年,惠济区文化馆多次举办大型文化广场、戏曲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活动,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文艺进社区”。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同时,惠济文化馆不断推动基层文艺创作工作,不断推出、推广新的、贴近群众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先后创作了戏曲小品《抢娘》《回家》,小戏《选村官》,快板《谁是真孝子》《生态惠济看不够》,诗歌《绿满惠济》《文化大院赞》,歌曲《为惠济干杯》等作品并推向舞台,深受群众欢迎。

为满足更多基层群体的文化需求,惠济区文化馆选择了刘寨街道同乐社区、古荥镇张定邦村、迎宾路街道英才社区、长兴路街道彩虹社区、惠济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近40个基层文化活动场所,每年安排各类文艺演出不少于40场,用文艺的手段直接服务基层群众达1万多人次,有效地丰富了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和谐乡村、和谐社区构建。

在开展“送文化下乡”和“送文艺进基层”活动的同时,惠济区文化馆于2016年又推出了“种文化进基层”系列培训活动,面对全区群众开展“教你一招”艺术课程培训活动,分别面向乡村、社区开展广场舞骨干培训,面向戏曲创作和戏曲爱好者举办“戏曲艺术讲堂”,面向书画爱好者举办书画培训等,力争形成“以专家培训带群众骨干,以群众骨干带普通群众;以活动展演促文化培训,以文化培训促水平提升”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全覆盖、文化艺术全提升模式,近两年共举办舞蹈、戏曲、合唱、书法、油画、摄影、泥塑、古筝等13个门类的免费培训300多场次,受益人数达8000余人次。

惠济区文化馆馆长李青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惠济区培养起来的文艺人才以及在文化馆接受艺术培训并从中获益的基层文艺骨干,他们带着文化艺术的“种子”,走进基层,播撒在惠济区的乡村、社区和基层公共单位,使所学文艺知识和文艺技艺,在惠济区的各个角落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充分利用阵地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每年春节前夕的“送春联下乡、进社区”活动是惠济区文化馆的一项传统活动,自文化馆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惠济区书法爱好者在文化馆专业书画创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村庄、社区,现场为群众书写春联。

惠济区文化馆培养的文化志愿者艺术团是一支艺术水准很高的群众业余文艺表演队,在今年郑州市艺术广场舞大赛中荣获2个一等奖,还获得了“郑州市优秀文化志愿者团队”称号。今年10月,她们又代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参加了在韩国仁川举办的“东亚艺术节”,她们的舞蹈《青花韵》一举夺得大赛金奖。

在去年“郑州市第十三届歌手大赛”中,惠济区文化志愿者一举获得了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在今年 “郑州市戏曲大赛”中,惠济区文化馆戏曲研究室培养的选手获得了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今年参加“挑战世界纪录72小时好戏唱不停”的活动中,8名选手荣获“挑战勇士”称号,惠济区文化馆戏剧研室获得“优秀组织奖”。

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非遗项目挖掘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蕴藏在民间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艺术财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惠济区文化馆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截至目前,惠济区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8个,其中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14个;还有非遗展示馆和传习所5个,这在郑州市民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传习所中数量为全市之最。

非遗项目如何保护、传承,如何与市场接轨,是惠济区文化馆长期在思考的问题。今年6月,为迎接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惠济区相继开展了“三个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大河广场组织开展了一场“惠济区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民间民俗文化展演活动”;邀请省非遗专家举办了一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主题讲座;利用非遗项目烙画展示馆开展了一次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尤其这场中外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印度、埃塞俄比亚、蒙古国的8名留学生在非遗项目建设传承人任更顺的烙画展示馆,学习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连锁效应,任更顺被省内多所高校请去讲课,传授中原传统烙画技艺。

利用图书阵地

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惠济区图书馆于2007年11月建成开馆,藏书8万余册,2015年加入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与市图书馆和各县、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惠济区图书馆建馆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读者、面向群众”的办馆原则,不断推出服务、方便读者的新举措,在双桥小学、丰乐农庄、古荥镇建成分馆,与区图书馆通借通还,还建成4个24小时街区图书馆,每个自助图书馆可藏书420册,具备自助借书、还书、办新证、查询等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

惠济区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坚持多年的“春节读书抽奖活动”“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以吸引更多读者假期走进图书馆;面向少年儿童的“开心阅读活动”“小鬼当家跳蚤市场活动”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读书节活动”在每年 “世界读书日”举办,有摄影征文大赛、百米长卷绘画比赛、图书漂流、千人风筝、阅读成果分享等;“多彩暑假,快乐成长”和“特色手工制作活动”面向暑期青少年举办,成为暑期孩子们的最爱。

“主题讲座活动”定期专家开展主题讲座,为读者答疑解惑;“优秀读者和优秀文化志愿者评选活动”评选优秀读者、优秀文化志愿者若干名,以鼓励更多人走进图书馆,丰富知识,提升情操,让图书馆更好为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