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美育之花芬芳绽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美育之花芬芳绽放
郑州教育工作者诠释美育真谛
闫垌小学进行书法展示

本报记者 周 娟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学生未来可能不会成为画家、音乐家,但是可以成为优雅的‘生活家’。学校要做的,是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激发热爱,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美的教育世界。”在近日举行的郑州市美育工作推进会上,我市众多学校诠释了各自对美育的理解,引发了新一轮对“美”追求。

各校学子竞展风采

郑州七十三中的管乐表演、中原区百花艺术小学的民乐表演令人回味,建设路第三小学学生现场绘画国抒发美好,华山路小学的孩子用陶笛吹奏出一曲曲动听乐章,保利百合幼儿园的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展示出青花瓷的美,帝湖小学的学生把豫剧唱得字正腔圆,建设路第二小学学生用木材制作的桥梁精致逼真,育红小学把武术演绎得淋漓尽致,闫垌小学的特色书法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汝河新区小学的纸艺让人爱不释手,淮河路小学孩子娴熟的版画制作手法让人称赞,郑州八十中的学生在种葫芦、收葫芦、制作葫芦工艺品的过程中感受了一系列美的教育……

推进会现场,中原区22所中小学的学生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对“美”的热爱。在我市各学校,形式多样的美育润泽着孩子的心灵,每个孩子都开始享受“快乐美育”的滋养。

“这是一次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艺术创造空间。”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表示,美无处不在,郑州教育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到“做有未来的教育”,从有意义、有价值到有道德、有灵魂、有未来,正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更注重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他还就当前我市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据介绍,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面向全体”,着力在“落实根本任务、抓好重要环节、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谋变革之策、务发展之实,整体推进我市学校美育工程,优化学校美育制度建设,努力打造我市学校美育工作区域性品牌。

特色品牌各有千秋

在推进会现场,众多美育特色学校进行了美育成果现场展示,碰撞交流了各自的美育理念。

汝河一幼“我们的节日”特色课程、闫垌小学的书法、互助路小学的“创意绘画”、汝河新区小学的“头脑风暴”课程和七十三中的器乐课以及中原区已打造出“一校一品”的丰富美育特色品牌。“我们希望让美育引领孩子的美丽人生。”作为美育示范区的代表,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吴晓昊从对美和美育的理解等6个方面谈了中原区美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黄河路二小的《纸艺飞花》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启迪智慧;新柳路小学的《手绘中国风》课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绿城小学的《竹节竹韵》课程,让葫芦丝走进课堂,更让竹文化走进学生内心……金水区教体局副局长邱云在发言时表示,通过学校文化儒养美德、课程实施美育、教学渗透美育、社团彰显个性,让学生处于美育生态中,达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目的。而各项体育、艺术品牌的成长也助推了金水区各学校特色和学生特长的凸显,为培养健康、快乐、自主、自信的金水少年夯实基础。此外,金水区每年都会组织学校参加省级、国家及国际交流活动,展现金水少年阳光自信、健康智慧的风采。

师生才艺展示,年级、班级全员参与……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是一次美育盛宴;5月“校园剧大赛”、9月“中秋诗会”、10月“三歌比赛”、11月“经典诵读”、12月“专场音乐会”、元月“联欢晚会”……系列“主题文化月”活动,不仅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更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郑州四中校长闫培新在做经验交流时表示,学校举办的所有活动都始终与“美”相伴,将美育活动课程化,科学制定目标,精心策划课程,整合校内外资源,跨界拓展,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美”的精神家园。

而在新郑市新华路小学,校园文化景观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和雅”课程体系则让学生享受课程,让课程成就学生。新郑市新华路小学副校长宋秀霞介绍,学校开发“兴趣自助餐”绿色德育课程,使学校的和润课程、和趣课程和博雅课程相互承接,有机融合,实现1+1+1>3的目标,赋予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与丰富可能。此外,学校还走出一条特色儿童版画教育之路,开阔孩子视野。

郑州八十中校长赵晓燕则表示,学校结合校园“合”文化,以葫芦为切入点,融合诗歌、历史、生物、心理、数学、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开发了一门精品美育校本课程《魅力葫芦》,使学生将传统文化的优秀美育元素深植心中,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挖掘自身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

“我们坚持‘器乐进课堂’,低、中、高年级分别学习铝板琴、口风琴和葫芦丝,确保人人有乐器,级级有特色。”二七区艺术小学校长刘俊彦说,学校美育与校园文化、艺术教育、学科教学、德育、科研相结合,研发、实施“艺术审美校本课程”“美育融合课程”“美育活动课程”“教师艺术修养课程”,全面构建独具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学校还联动社会资源,拓展美育基地,组建专家团队,助力美育教育蓬勃发展。

美育工作无处不在

获得“郑州市美育示范学校”称号的惠济区实验小学,已开发合唱、版画、击剑等8种类型50门美育课程,涉及艺术体验、体育健康、阅读体验、社会实践等领域。根据学校双语教学特色,每年“六一”还会举办双语艺术节,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

在我市,全方位美育的新理念正一步步渗透各校。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陶然用“无处不在”形容美育工作。他表示,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它是以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为依托,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学校美育需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方面,融合在各个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

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学校美育工作,2016年,郑州市教育局把“学校美育工程”作为教育发展十七项重大工程之一,大力推进。最近一段时期,我市学校以艺术课程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中小学美育工作,实现了美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市有一大批学校和师生获得省、国家甚至国际体育、艺术、科技竞赛大奖。2017年,我市财政将加大学校美育工作资金保障力度,安排美育专项发展资金,培育一批高标准、上水平的美育示范县(市、区)和示范学校。李陶然说,各级各类学校要围绕“学校美育工程”建设,结合校本实际,进一步更新学校美育工作理念和思路,加大美育投入力度,强化美育师资保障,制定完善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规划和评价办法,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郑州学校美育区域性品牌。同时,市教育局将把学校美育工作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强化美育示范县(市、区)和示范学校建设,发挥好区域辐射引领作用,推动我市学校美育整体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