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渠丹江水 润得绿城美
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 预计今年支出4500万
全省开查校园八大领域安全
11月份市区 房价跌破万元
我省扩大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
郑州开展瓶装 燃气安全检查
燃料乙醇行业在郑 分享清洁能源经验
全市地名实地 普查工作完成
钎焊绿色化 领跑国内并跑国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钎焊绿色化 领跑国内并跑国际

本报记者 裴其娟 通讯员 赵翔宇

近期,位于高新区科学大道的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受到业界目光聚焦,先是成功承办了第二十一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紧接着全国焊接标委会钎焊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又在这里召开。

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之所以引起关注,缘于其拥有的国内国际领先的钎焊绿色化技术水平。

郑州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主要从事装备制造业共性基础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以工业用高参数齿轮箱、焊接材料与装备、精密成形铸锻件制品、机电一体化装备、机械强度与振动技术及测试设备为主要研究领域。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研究员62人,高级工程师9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累计39人。拥有2个博士学位和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和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基于50余年的积淀,在省市和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郑州机械研究院积极筹建,2010年1月6日,科技部批准依托该所建设“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河南省首批、郑州市首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组建后,紧紧围绕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新型钎焊材料进行研究,建立了“新型绿色钎焊材料”“钎料绿色先进成形技术”“节能高效钎焊工艺与装备”三个研究室,以及“亚稳态钎料”“节银钎料”两个开发中心,形成了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全过程的创新体系。

截至目前,实验室共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任务50余项,获专利授权120余件,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21项,服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21个行业3000余家单位。特别是面向国家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和大科学工程的需求,解决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全超导热核聚变装置、“神舟”系列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歼10”、“歼11”新型战机、核潜艇等重大工程中的焊接技术难题,获得包括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种奖励80多项。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实验室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具备了研发能力,也具备了很短时间内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实验室拥有800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实现了“楼上实验室科研、楼下车间中试”。从2014年起,围绕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两个虚拟独立运营的“小微企业”——“亚稳态钎料”开发中心、“节银钎料”开发中心。“亚稳态钎料”开发中心开发出了金刚石工具粉末钎料和钛合金专用钎料,从2015年起开始在军工行业运用,已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节银钎料”开发中心开发出了无污染的复合型钎料,已大量运用到海尔、海信冰箱生产过程中,全部应用后年产值可超1000万元。

“今后,实验室不仅要在技术上钻得更深,实现在国际并跑、在国内领跑目标,更要落实到产业支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郑州乃至河南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钟素娟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