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区接受委托执法文化市场
身在郑州不是客 他乡已然成故乡
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解除
广安生物:舞起农牧产业化龙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身在郑州不是客 他乡已然成故乡
——南水北调移民的新生活
李山村餐饮一条街
生态园里的大棚草莓煞是喜人

本报记者 武建玲 实习生 牛艺杰 文/图

为了一渠清水北送,部分丹江口库区群众整村外迁,其中落户郑州的有4639户18735人。这些新市民在郑州生活得咋样?记者近日到荥阳市高村乡李山村进行采访。

从连霍高速荥阳站驶出,往北走几百米,有一条东西向的水泥路。沿水泥路一直向西走一两公里,就到了李山村。沿着村里的南北主路走进去,路两旁有十几家主营丹江鱼的农家乐饭店。

郑州市民方先生在一家饭店吃过午饭,正准备驾车离开。“以前来这个村的饭店吃过鱼,味儿不错,今天就和朋友一起来了。”他说,这里距郑州市区不远,又离高速口近,开车很方便,以后会常来的。

“俺村的丹江鱼在附近小有名气,节假日有不少郑州人来吃饭。”经营农家乐饭店的李宗明刚刚忙完中午的生意。据他介绍,村里一家饭店年收入大概40万元。

李山村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搬迁村,2010年8月12日由南阳市淅川县上集镇搬迁至荥阳市高村乡,全村194户、824人。

“全村有260亩土地流转,大概有两成村民开了饭店,大部分村民在附近厂里打工。” 该村村委会主任李同科介绍说,不少村民除了土地流转收入,还有打工收入,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

除了特色餐饮,村里还建起了温室大棚,发展家庭采摘。村头荥阳市一鸣生态园的大棚里,村民樊国丽家的草莓已经成熟,红彤彤的煞是喜人。樊国丽说,大棚草莓可以采到明年5月份。一鸣生态园里还种有樱桃、葡萄、石榴、红心火龙果、红肉苹果等水果,樊国丽希望大家在水果成熟的时候前来采摘。

在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宗显的办公桌上,一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册勾勒了李山村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

李宗显告诉记者,利用交通优势、独特资源和国家的移民扶持政策,李山村正在规划建设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旅游观光餐饮一条街,明年下半年建成后村里的饭店都会搬过去。村里6000余平方米的钢架结构智能连栋温室项目也正在施工。村里还将建设家庭客栈项目。以后,游客来了不仅有的吃,有的玩,还有地方住。

据悉,郑州市共有22个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村。截至目前,全市共批复丹江口库区移民扶持项目133个、项目总投资1.64亿元。产业扶持和就业创业服务助力,移民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4300元增加到2016年底的1.5万元,平均年增幅30%以上。我市有3个移民村的集体收入在百万元左右,移民群众不仅有了薪资收入、土地流转收入,还有了年底分红。

“五年后你再来俺村,肯定会大不一样。”对于李山村的美好明天,李宗显充满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