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裴其娟 通讯员 赵翔宇
“刚开始真的很难,没法说!最难的时候工人等着发工资,可公司账上只有300元。”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赵大平感慨万千。如今,尽管已是上亿元身价,在郑州高新区这片创业热土上谱写了自己人生的辉煌,但过去的艰辛仍让他刻骨铭心。
赵大平1985年大学毕业后到洛阳拖车厂当了一名技术员。2002年离开企业出来创业,先是在华北水院依托的一个校办工厂搞研发,2005年到高新区注册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做轴承自动润滑,从此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2007年不到半年时间产值达300万,2008年增长到800万元,2009年产值达2000万元……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企业发展看似顺风顺水,背后却充满了不为人知的艰辛。“每一个从零开始没有任何资源背景的创业者,都有一部血泪史。整个家庭都押上去,很多次都到了悬崖边,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血本无归,甚至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赵大平说,没订单时愁订单,有订单时愁资金。2007年国庆节后上班,他们拿到了第一个订单——为宇通汽车生产润滑产品,但赵大平却高兴不起来:马上该发工资了,公司账上只有300元,连一名销售员出差急需预支的800元钱都成了问题。无奈,赵大平掏出自己口袋里仅有的200多元,加上账上的钱解给了销售员。第二天,一名亲戚送来5万元救急,可发完工资所剩无几。只得把房子抵押出去贷了一部分款,又卖了一辆车,才凑齐了生产资金。
从白手起家到资产过亿,依靠的是核心的技术和人才。中国工程院一位院士曾为企业的行业发展方向提建议,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合作组建了“产学研”基地,与国家拖拉机研究所保持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企业的研发团队拥有多位专业的机、电、液高级科研技术人才……如今,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润滑系统产品,已经形成商用车辆、特种车辆、工程机械、风电设备、大型设备等共两大系列10余种集中润滑系统产品,申请70多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及多项国际发明专利,是行业标准《汽车底盘集中润滑供油系统》主编单位之一,赢得了较高的行业认可度。
“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但只要踏踏实实走创新之路,还是能睡个安稳觉的。”赵大平说,将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强化在智能润滑细分领域的自主创新,参与全球竞争,为客户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