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未来10年将发射约100颗卫星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 国家信息化规划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布 提出捍卫网络空间主权等任务
卸任在即 潘基文成韩国人气最高总统人选
俄失事飞机第一个黑匣子找到
外交部谈安倍访珍珠港: 清算历史是一厢情愿
更多时事热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 媒眼看天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航天白皮书
我国未来10年将发射约100颗卫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白皮书约11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发展宗旨、愿景与原则,2011年以来的主要进展,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发展政策与措施,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袭艳春介绍,《2016中国的航天》是我国第四部航天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语种发表,中文版和英文版已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国将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提升卫星系统水平和基础产品能力,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基本建成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能力,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

白皮书指出,在卫星遥感系统方面,将按照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的发展思路,发展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大气观测3个系列,研制发射高分辨率多模式光学观测、L波段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陆地生态碳监测、大气环境激光探测、海洋盐度探测、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等卫星,逐步形成高、中、低空间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种观测手段优化组合的综合高效全球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统筹建设和完善遥感卫星接收站网、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场、数据中心、共享网络平台和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形成卫星遥感数据全球接收服务能力。

白皮书显示,在卫星通信广播系统方面,将面向行业及市场应用,以商业模式为主,保障公益需求,发展固定通信广播、移动通信广播、数据中继卫星,建设由高轨宽带、低轨移动卫星等天基系统和关口站等地基系统组成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同步建设测控站、信关站、上行站、标校场等地面设施,形成宽带通信、固定通信、电视直播、移动通信、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服务能力,逐步建成覆盖全球、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

白皮书指出,在卫星导航系统方面,将持续提升北斗二号系统服务性能。继续开展北斗全球系统建设,计划于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持续统筹推进北斗地基、星基增强系统建设,为各类用户提供更高精度、更为可靠的服务。

100颗卫星用来服务国民经济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未来10年,我国将发射约100颗卫星来服务国民经济。

吴艳华表示,通过“十三五”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要把航天重大工程和部署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并通过实施强基工程,解决和克服影响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再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建立比较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未来10年预计发射约100颗卫星,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也为全人类福祉作出新的贡献。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左右,中国航天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根据白皮书,我国未来将优先安排空间技术设施建设及应用,积极支持空间探索和空间科学研究,持续提升进入和利用空间能力,不断增强空间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重型火箭拟命名“长征九号”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正启动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攻关,拟命名为“长征九号”,计划2030年左右实现首飞。

吴艳华说,发展航天,火箭先行;发展火箭,动力先行。我国目前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首先要开展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攻关,为工程实施创造条件。

他说,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进入空间能力,适时启动工程实施。开展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氢氧发动机、10米直径大箭体结构等关键技术攻关,预计10年左右完成工程研制,实现低轨运载能力从25吨级到100吨级的跨越。初步计划重型运载火箭的首飞时间是2030年左右。

中国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切实保护空间环境,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使航天活动造福全人类。

白皮书说,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

白皮书指出,中国把自主创新摆在航天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航天事业跨越发展。

白皮书说,中国合理配置各类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发展,科学统筹部署各项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提升航天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基础上,积极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