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馄饨名考
帽子别解
王继兴书法
缑山夜月
《美国文明三部曲》
坝上人家 母传德 摄影
《长城》:西方故事 中国风格
散文诗
藏头八雅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长城》:西方故事 中国风格

石 童

《长城》将一个常规的西方英雄主义故事融入中国风格,令俗套的故事有了不一样的亮点。

影片结尾引人注目的是几位编剧都是外国人,事实上,《长城》剧本在交到导演张艺谋手上时,已经由美国团队打磨了7年。影片按照好莱坞电影三段式的标准结构,张艺谋就此开玩笑指出:“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长城上打饕餮,第二句话,不怕死,第三句话,胜利了”。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张艺谋的作品,不如说是张艺谋为出品方打工拍的电影。

张艺谋说自己只是从中国人角度对故事重新润色,他说“大方向不改,他们的标准产品还是要完成的。你改天换地,人家不干”。其中电影里,全军点燃孔明灯哀悼殿帅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然而这个画面竟然是张艺谋力争才得以保存。他说:“美国人看这个情节无感,几次要拿掉,但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仪式感,是一种精神,是在长城上守边关的家国情怀。”

故事虽然是西方好莱坞似的,但影片无疑充满中国元素、中国文化。除了不断强调中华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张艺谋这一次把东方的神秘想象搬上了大银幕。《长城》选用的异兽饕餮,根据《山海经》记载:“其形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影片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动,甚至给人感觉是从古代钟鼎彝器的雕刻装饰上,复制粘贴下来的。而稍微注意就会发现电影中有不少饕餮脸部的特写镜头,而上面刻画的都是一些古代篆刻意味的天地玄黄图案。故事中的作战队伍涉及熊、鹿、虎、鹰、鹤五支不同的军团,分别代表了步兵、骑兵、工程兵、空战部队,为了区别他们各自的功能性,五军使用的兵器色彩、材质和审美上做出差异区分,同时把中国文化、中国文字、中国材料融进设计当中。影片画面成了电影重要的加分项,雄伟绵延的古长城、冷寒肃杀的明月边关、山水泼墨般的群山雾霭,把长城的神秘气氛营造的恰到好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