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育见未来 2016郑州教育年度盘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教育为未来而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6郑州教育年度盘点
郑州教育为未来而来

为未来而来

本报记者 李 杨

2016年,“做有未来的教育”成为全体郑州教育人的共识。

这一年,是郑州教育开创新局面的一年,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为未来而教的观念,回归教育本真、求真务实有所作为;

这一年,是郑州教育发展取得累累硕果的一年,我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目标为导向,继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促教育健康长远发展。

2016年接近尾声,让我们在回望中,聆听郑州教育生长的拔节之音。

重点关注 民生实事

2016年,市教育局把省、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及省、市民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惠民力度。印发了《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前教育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制订了《郑州市2016年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奖补办法》,积极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幼儿园达标升级,对省级示范幼儿园开展过程督导和抽验复评,对市示范性幼儿园开展评估和复评;推进“互联网+”学前教育工作,积极打造郑州学前教育云平台,构建郑州“云”上幼教。

这一年,市教育局多措并举推进市区中小学建设,圆满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任务。截至12月中旬,市区新建、改扩建30所中小学的目标任务,已开工建设34所;加快推进往年市区中小学校项目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20所中小学校的目标任务,已投入使用26所,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强力推进重大工程

2016年初,市教育局确定了17项教育发展重点工程,设定了未来三年每年的年度目标,并成立了17个工程指挥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环内高中外迁工作开拓新局面。郑州回中港区校区、郑州外国语学校港区校区2所学校的项目建议书已经市发改委批复。郑州一中陇海校区、郑州回中管城校区2所学校的立项请示已经市政府批转发改委提意见。郑州十六中购置郑州工业贸易学校老校区项目,已报请市政府。郑州二中已与经开区签订了迁建用地协议。郑州回中、郑州九中与金水区政府的用地协议,郑州十二中与惠济区政府的用地协议正在积极协商推进。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建立了《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审议机制,建构一个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业质量标准(模型)。继续推进21所普通高中多样化试点学校发展,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模式。

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成立了汽车等5个由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组成的郑州市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进一步探索成立职教集团,依托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依托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组建了“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此外,还遴选一批优秀企业作为教师培训实践基地。

高等教育发展也赢来了新的机遇。有9所项目院校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有效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购入创新创业课程,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拟组建双创学院;积极协调筹建高端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郑州学前教育集团、郑州学前教育研究院等;引进高瓴资本在郑创办国际高端教育机构项目,已进行了高效对接并达成合作共识。

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工程方面,我市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美育活动,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国·郑州校园足球文化交流暨国际足球邀请赛、首届TEDx郑州(2016)年会等。

严格规范招生入学

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实施“三统一”招生制度,“相对就近、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的审核原则,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八公开”阳光招生,严格招生范围和程序……2016年,我市严格落实招生工作制度,全市高中、初中、小学共招收新生32.76万人,其中市区招生16.99万人。

在入学政策方面,今年的民办初中招生工作优化改革,由学校各自测评录取规范为统一测评、自主录取,55所学校共同签订诚信招生承诺书,引入第三方介入综合素质评价。在小学工作方面,今年除航空港区保证6周岁入学外,市内其他8区均保证6岁四个月入学,比以往放宽了两个月,以教育资源最大承载量满足更多孩子上学需求。

为了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梦想,今年我市坚持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2016年,全市小学招收新生15.72万人,其中市区招收新生7.67万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2.98万人,占比38.8%。全市初中招收新生11.24万人,其中市内九区招收新生5.72万人,随迁子女2.15万人,占比37.6%。郑州市区报名参加普通高中考试的人数为43503人,实际录取35972人,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8340人,占录取总人数的23.2%。

导 读

18版

21~22版

23~24版

25~26版

28版

中原区:

品质教育 成就美好明天

金水区:

五大工程 靓丽金水名片

二七区:

内涵发展 给力多彩教育

高新区:

优质均衡 打造教育强区

惠济区:

多元提升 助力宜学惠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