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赵璐
法制宣传员,不在编、不在级、不发工资。就这,家住沙口路1号院的居民康新苛不但感兴趣,而且凭真本事“考”上了。
今年36岁的康新苛本来就是社区里的热心人,像电视里的“闲人马大姐”一样,热心公益,擅长调解。前段日子社区举办普法知识竞赛,康新苛苦学硬背,一举获得优秀奖。这下子,他一鸣惊人,被社区聘为不在编、不在级、不发工资的“法制宣传员”。像康新苛一样,普法知识竞赛上获奖的12名选手都被聘为社区“法制宣传员”。
而说起举办知识竞赛,社区书记崔鹏说,以前普法都是弄展板、发传单,但效果流于形式,群众不爱看。搞知识竞赛就不一样了,能把大家拉进来,入脑入心、互动性强、参与率高。但对于小小社区来说,操办一次知识竞赛难度不小:组织选手、准备题库、抢答器、课件、主持人一大堆儿事,社区的财力、人力、物力远远不够。为此,早在一个月之前,社区就两手准备——在街道和司法所同志的指导下,组织辖区广大居民复习备课,共发放300余份笔试试卷,后来又从居民中“海选”出12支代表队进入决赛。同时,他们还与专业公司合作,解决了题库、抢答器课件等一大堆难题。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个环节。那阵势,和电视里的大赛差不多。
而把“康新苛们”聘为“法制宣传员”又是大赛的极佳“副产品”:“把参赛员培养成为社区的普法宣传员,更容易一传十十传百,使法律进入千家万户,共同营造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崔鹏道出他心中的“小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