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张 立 早就听说新密市大隗镇侯庄村有一间村民自办的书屋,临近鸡年春节,记者来到了村里。进门正赶上十几位书法爱好者聚在一起,写春联、聊书法、品香茗,农民书屋里的迎春笔会喜庆热闹。 张中安是大隗一带出名的书法家,作为笔会的特邀嘉宾,专门来为村民写春联。“想要啥内容,你说我写。”见有村民相中了他的字,张中安爽快答应,磨墨、换纸,喜气洋洋的大红对联一挥而就。 “我们都得感谢老任,给大家伙儿整了这么好的地方。”知道了记者的身份,书屋里参加笔会的村民异口同声夸老任。 大家伙儿说的老任,是书屋的主人,年近七旬的任进卿。“以前开过一个家电维修门市,这几年年纪大了就不干了。这一闲下来才发现,大家虽然富裕起来了,可村里学习娱乐休闲地方还真不多。有村民还因打麻将、邻里之间东家长西家短地倒闲话造成了家庭不和、邻里纠纷,这才下决心办了这个农民书屋。” 有了想法,老任就认真做了起来:他把闲置的20多平方米的门市改建为阅览室,自费购置了党建、政法、科教、农技等六大类书籍2000多册,还专门配备了一套新书架;买了毛笔、水写布,让书法爱好者练字;添了象棋、空竹等器械,方便大家锻炼;为了能让大家上网查阅资料、下载歌曲,又专门买了一台电脑…… 村支书张伟峰听说此事后,一股脑儿把自己多年的藏书捐了出来;村里紧接着捐出了积攒多年的报纸、杂志,不少村民也跟着捐出一本本图书…… 村民寇文德是书屋的常客,也是一名文艺爱好者,他以任进卿的事迹创作了一篇快板书,名字就叫《夸进卿》:“各位同志请细听,听俺夸夸任进卿……” 老任说,现在来书屋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前不久,村部二楼还腾出两大间房,专门布置了书画展厅和创作室。“这次迎春笔会,主要议题就是筹备举办农民书画展,开办书画艺术培训班。” 大家一阵起哄,让老任也拿出他自己的作品,一首《喜看侯庄新变化》朗朗上口:“农民种植合作社,温室蔬菜四季鲜,核桃梨果数百亩,花卉常青葡萄园。”朴实的语言充满乡村泥土气息。 一个小小的农民书屋,丰富了村民的知识,也让这些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的生活,增添了浓浓的文艺味儿。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