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三五”开局 商都路办事处“引擎”齐发力筋骨更强劲
蓬勃发展中的荥阳市贾峪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三五”开局 商都路办事处“引擎”齐发力筋骨更强劲

本报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王一帆 文/图

强劲有力的右臂——经济稳步增长

楼宇经济发展加快,高铁商圈聚合效应显现

解读:辖区郑州东站西广场周边商业楼宇62幢447万平方米,堪称商都路强劲有力的右臂。

鳞次栉比的商业商务楼宇群成为商都路一个个“立起来的开发区”。辖区商务楼宇项目41个,单体104栋584万平方米,目前已交工65栋337万平方米,已出租202万平方米,出租率为60%。统计显示,辖区有亿元税收楼宇2栋,千万元税收楼宇6栋,目前浪潮、奥的斯等十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签约入驻,楼宇累计入驻企业1500家,绿地之窗、文化产业大厦、电子商务大厦等楼宇入驻率达80%以上。

2016年,办事处发起成立了“商都企业家联谊会”,联谊会汇集了辖区绿地集团等14家优秀企业代表入会,在办事处指导下,绿地集团在绿地中心(双子塔)项目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招商、引商、稳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办事处利用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企业落地服务工作,延长壳牌、富士康郑州研发中心、赛伯乐投资集团、正大乐享城、刘老根大舞台等知名企业签约落地,协助指导东明石油河南公司获得全省汇总纳税审批工作。

不可或缺的左膀——大气污染防治

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始终保持大气污染防治高压态势

解读: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商都路将大气污染防治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视为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左膀。

狠抓扬尘治理。扬尘执法中队成立以来,办事处下达整改通知书565份,处罚单68份,总罚款金额达368万元,累计绿网覆盖107辅道、陇海高架及陇海铁路沿线等30余处290余万平方米黄土裸露地块。落实责任追究,将项目单位扬尘治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领导、社区(村)和网格员。不定期召开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交流会,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履行扬尘污染防治职责。

同时整治露天烧烤。对五洲安置区及商住区周边区域及各主次干道进行夜市、露天烧烤夜间占道经营专项整治。累计出动人员近万人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00余份,辖区6家夜市烧烤广场及西周路临时便民疏导点全部关停,露天烧烤已全部取缔。此外,辖区饭店全部安装并使用高效油烟净化设备,挥发性有机物整改和排污口整治也取得明显成效。

支撑全身的骨骼——重点项目建设

累计投资96.4亿元,省市重点项目保障有力

解读:重点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重要基础,它堪比商都路骨骼,支撑起发展脊梁。

2016年,辖区内共有中华联合保险全国性共享后援中心、人保产业园等省、市重点项目75个,其中45个续建项目推进顺利,30个新建项目均按时间节点清点清表完成。40个政府投资项目已按时间节点进场施工;35个社会投资项目均顺利推进。尤其是2016年12月2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正式挂牌,落户商都路辖区,成为“家门口的最高法”。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顺利,商都嘉苑49万平方米的安置区全面建成,完成了穆庄、白佛两村1000余户、5000余名村民、3000余套房源抽签选房工作,目前群众全部搬入新居,回迁安置工作已完成。

在重点项目推进中,办事处严格落实重大项目班子成员分包、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分包推进制度,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针对推进缓慢的项目,分包领导常驻一线,查找问题根源,深入研究并制订台账,加快推进;针对项目施工的“疑难杂症”,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共同解决问题,努力形成“走访好工地、解决好问题、服务好项目”的连锁效应。

支撑身躯的双腿——便民服务体系

做实做好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感

解读:民生社会投入不断增加,便民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让发展步伐更加和谐稳健。

郑东新区规划建设了33个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商都路辖区4个便民服务中心赫然在列。4个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已于2015年6月底全部开工建设,2016年白佛路、体育公园便民服务中心已全部封顶。以民生为切入点,办事处与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以普惠社区为试点,在郑东新区首个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社区各项志愿服务。普惠社区的微型养老院、老年大学、科技活动站、志愿者服务站等一大批便民服务项目目前已集中投入使用。

办事处先行先试,联合房管局制定了《物业公司考评实施方案》,对辖区45家物业公司开展季度物业考核工作,全年共评选出五星级物业单位22家,四星级物业单位14家,四星级以上的占辖区物业单位总数的76%。

焕然一新的容貌——城市精细化管理

提质扩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解读:城市扩容提质,商都路辖区焕然一新,不但让辖区群众赏心悦目,也提升了招商引资的软实力。

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全国爱卫办爱国卫生督导组检查,北京考察团考察……一系列观摩活动在辖区内顺利进行,见证了办事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办事处依托网格化管理,狠抓黄土裸露、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治理,将辖区东风南路沿线和高铁站周边打造成精品街区。针对“四乱”顽症,重点整治五洲安置区及福禄路、商鼎路等主次干道周边流动商贩和突出门店经营现象,共清理占道经营及突出门店经营2500余处。针对车辆乱停放现象,加强疏导力度,并在重点路段安装“人非”硬隔离护栏,“机非”硬隔离等设施,目前东风南路、黄河南路等路段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经过实施水清河美和扬尘污染治理活动,特别是七里河、东风渠、京广高铁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东站西广场区域绿化景观的建成完善, “街在绿中、人在园中”生态特色进一步彰显。

坚决执行违法建设“零增长,零容忍”,全年拆除各类违章建筑近12万平方米。在铁路沿线整治方面,仅用7天时间,将影响高铁及陇海铁路沿线运输安全隐患的11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对违法建设硬起手腕坚决拆除,共拆除违章仓储类建筑近4万平方米。克服困难,将违法图斑全部拆除整治完毕。

提供血液的心脏——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夯实基层组织,打造商都队伍

解读:夯实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商都路的心脏,它为商都路的发展造血,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在办事处班子队伍建设上,加强学习、科学分工、民主集中。班子每周集中学习,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科学分工,明确岗位责任;涉及人事变动、大额经费开支等重大事项,领导班子坚持集体研究决定。

在基层班子队伍建设上,抓培训、促帮建、重下沉。对169名社区(村)三委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对辖区39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晋位升级”;15个社区(村)党组织全部建档完毕;机关61名在职党员下沉各社区网格。

在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上,建章立制,严格考勤,规范机关办公秩序;每月一次集中教育和业务学习,全年组织聘请专家讲座20余场。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抓管理、重培养、搞活动,将辖区1162名党员纳入各个支部,严格管理。

更健康的循环系统——体制机制

进一步捋顺体制机制,凡事有章可依

解读: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凡事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搭建起了健康的循环系统。

办事处建立“四定”工作法,即定任务、定标准、定人员、定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到实处。并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强化日常专项督查和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的自我督查。建立廉政预防机制。预防管控关口前移,突出村(社区)重大项目招标、惠民资金使用、征地征迁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加大监督力度,全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原城市群建设大幕将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站在国家战略叠加新时期,商都路办事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步伐坚定;在新一轮的东区建设浪潮中,商都路必将砥砺前行,迎难而上,务实重干,开启辖区跨越发展新格局。

郑州东望,生机无限。全省“两会”奏响新年发展新乐章,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开局之年,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全年共完成财政税收12.18亿元,完成率102%,年均增长率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4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9.7%;“四上”企业入库25家,占全年任务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6.59%。

这一年,商都路办事处借助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东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办成一批大事、新事、实事,既有“高大上”的新成就,又有“接地气”的新变化。

这一年,商都路办事处“引擎”齐发力,挥舞的“双臂”更加有力、“心脏”更加强健、“骨骼”更加增强,在东区“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办事处容貌焕然一新、步伐更加稳健、循环系统更加健康有序,“全身心”得到增强,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辖区高楼林立楼宇经济活力四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