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京晋浙三省市 监察委员会成立
大学生下基层 这些新政蛮给力
合力扭转“下基层没出路”观念
北京“环保警察”成立 当日即破两起案件
山东疫苗非法经营案宣判 两主犯分别获刑19年6年
台湾当局施政争议不断 “领导危机”加剧声望再跌
爱美也要擦亮眼 别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合力扭转“下基层没出路”观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对于广大有志于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这是一项重大政策利好。

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基层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创业,成长成才。

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干得好、流得动”,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形成良性循环。一些高校毕业生反映,他们之所以对下基层有顾虑,最主要的因素不是怕吃苦,嫌待遇低,而是担心发展空间受限,难以施展所长,“下得去,上不来”。

把好政策落实好需要各地推进。此次中央政策出台后,需要省市县乡贯彻落实,如一个环节出现梗阻,就会造成“政策悬空”。以往有的政策出台了许久,一些地方并没有认真落实,影响了工作大局。

高校毕业生能够发挥专长、实现价值,这样的基层才有长久吸引力。最近,一个大学生村官向记者“吐槽”,本科学的是机械专业,却整天和材料打交道,虽然充实,但很难发挥专业特长。这样的现象不是个案。基层在培养使用大学生时应注重专业技能,尽量让其各展所长。

推进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还需要各界齐心,扭转“下基层没出路”的观念。一些组织人事干部反映,农村、偏远地区人才紧缺,本科生、研究生基本素质高,只要放下身段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很快就能脱颖而出。一些大学生到基层后也发现,这里是个做事的好地方。

基层是个广阔天地,高校毕业生大有可为。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